浅谈幼儿园生活区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2024-12-21 04:07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葛欣怡 张家港市锦阳幼儿园

  一、观察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鼓励采取更为多样和个性化的形式进行幼儿艺术教育。我结合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对于本话题中的“布”非常感兴趣,在看一看、摸一摸中他们发现,原来“布”还有这么多不同的材质。

  二、观察实录与分析

  (一)第一次观察

  艺琳在本周选择了生活区,区域游戏刚开始,艺琳先在材料柜里选择了今天游戏所需要的材料,随即,她从材料柜里拿出了布、丝带和模特等材料。

  教师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指出,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艺琳的手指精细动作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裁剪的过程中是带有思考的,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去解决。

  下一步该怎么做?

  孩子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经验。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清晰的指导和示范。通过演示正确的裁剪和缝纫方法,让孩子们掌握基本技能。同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二)第二次观察

  在蝴蝶结折成型后,艺琳从材料筐里拿了条丝带,想把丝带绑在蝴蝶结上,以此来塑形。在多次尝试下,艺琳的扎染蝴蝶结终于大功告成。绑好后,艺琳又发现绑好的绳子长短不一,于是又拿起了剪刀裁剪了一下绳子的长短。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动手能力。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在艺琳折好蝴蝶结后,在“绑”的这一环节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想绑出好看的造型,蝴蝶结就散架了。一只手捏着蝴蝶结的造型,另一只手就无法独立完成“绑”的动作。

  下一步该怎么做?

  在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孩子们的参与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孩子们享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而不是过分关注作品是否完美。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耐心和专注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第三次观察

  发生了什么?

  在装饰的过程中,艺琳又裁剪了一块布围在模特身上作为裙子。随后,她从材料框里取了一条丝带绑在模特的腰间,并且在丝带的上面贴了一层双面胶,“我要在上面贴一圈珍珠!”艺琳自言自语道。贴完珍珠后,艺琳就像裁缝师一样有模有样地给模特整理起衣服,这边折起来的角拉拉平,那边的蝴蝶结扯一扯调整一下形状。最后,好看的晚礼服就完成了,艺琳开心地和自己的作品合了影。

  三、教师的思考

  在整个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艺琳不断地进行尝试和调整,运用了多种技能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服装,具有一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下一步该怎么做?

  制作衣服时,设计师都会用设计图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在生活区旁边我们也可以给幼儿提供摆放设计图的地方,鼓励幼儿在创作前先将自己的设计图画下来,这样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也能提升幼儿的设计能力。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