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光,向幸福!

2024-12-31 05:57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编者按:

  新的年轮即将镌刻,我们就要告别2024。这一年,在各行各业,在城市乡村,我们听到了“向好,向新,向未来”的铿锵号角,看到了“向前,向光,向幸福”的动人身姿,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展望2025,我们将更有信心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此,推出特别策划“见证精彩2024 昂首迈向2025”。

美丽江西建设步履不停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晨欣

  “嗡嗡嗡”,12月26日10时,在新余市介溪湿地公园管理站的顶楼,随着一阵嗡嗡作响的螺旋桨转动声,一架无人机从缓缓开盖的盒子里飞出。

  “这可不是普通的盒子,它是我们的无人机机场,别看它占地仅0.34平方米,执行任务的覆盖半径可达10公里呢!”新余市分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邓谦向记者介绍。

新余市分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用电脑操作无人机执行生态环境巡检任务。新余生态环境局供图

  如今,无人机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好帮手。在后台操作室内,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选择无人机的点位和路线,设定好飞行时间,无人机便开启生态环境巡检任务。

  “以前是靠人、靠车东奔西跑的地面检查,费时又费力。现在有了这个‘空中侦察兵’,能实时传输画面和数据,执法效率和精准度大幅度提升。”望着远去的无人机,邓谦满是感慨。

  据了解,为不断提升大气和水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管能力和治理能力,今年新余在全市重点区域建设了6个无人机机场,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机场县(区)全覆盖,构建起一张低空全域监测的基础网,实现对工业企业排放、秸秆焚烧、河库水域等领域的即时监管。

  这是我省各地在深入推进美丽江西建设进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生动写照。

  今年,美丽江西建设步履不停。6月,我省在赣州召开美丽江西建设工作推进会,率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施工图”。9月,我省牵头组建了全国首个生态环境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联盟,为精准治污注入科技动能;12月,成立美丽江西研究院,打造美丽江西理论研究平台。

  如何让美丽提质,进一步擦亮绿色生态底色?我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持续加强工业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问题整治,实施“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150个美丽工厂、美丽村庄、美丽学校等美丽细胞在江西各地、各领域、各行业次第绽放。

  现在,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更加可触可感。前11个月,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

端稳“饭碗”幸福满满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

  12月25日6时,天还没亮,南昌市新建区就业之家内就十分热闹。务工人员彭玉镜将随身携带的保温壶装满热水,走到门口,等着用工单位前来招工。很快,一辆辆面包车陆续驶来,谈好工期和价格后,彭玉镜便和几名工友一起上了车。“以前蹲在马路边揽活儿,现在都是用工单位统一来这里找我们,车接车送特别方便。”他笑着说。

南昌市新建区就业之家内,工作人员正在直播带岗。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艺松摄

  上午,不时有求职需求的群众走进就业之家,工作人员耐心为其介绍。调解室里,特邀调解员程其想一直忙个不停。“就这么说好了,小年之前把工资付清,让大家安心过个年……”临近年关,他每天都忙着受理案件、整理卷宗,为遭遇欠薪的农民工维权。

  “就业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返乡的家人们,可以来新建区就业之家看看,我们为您提供优质岗位和就业指导……”14时,工作人员徐新梦开始直播带岗,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云端”桥梁。

  19时,育婴员职业技能培训课开始了,20余名学员围着老师边听边记、动手操练。“我们依托就业之家开设了‘农民工夜校’,围绕家政服务、建筑等领域,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本领,助力他们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新建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彭玉辉说。

  这是新建区就业之家平常的一天,也是我省上万家就业之家运行的缩影。这一年,我省聚焦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全力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各地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就业群体、产业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全域布局5+2就业之家网点,截至目前,已建成就业之家1.19万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我省还推动所有网点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体验。一年来,江西就业之家平台注册企业14.5万家,累计归集岗位54.5万个、招聘人数648.6万人。

  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年,我省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求职放心、就业安心”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切实用好5+2就业之家,让更多劳动者求职有门、就业有路、生活有靠,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 旻

  时值深冬,虽然天气寒冷,然而在赣鄱大地上,科技创新如潮水般奔腾翻涌,一项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从科学研究的“最先一公里”抵达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陈日新团队研发的热敏灸机器人为患者开展治疗。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旻摄

  “科研团队开展了近20年的基础研究,致力于3D打印再生型组织的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这样一块块可降解植入的‘牙槽骨’,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近日,在江西理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院实验室内,生物增材制造科研团队负责人帅词俊拿着一块貌似牙齿的白色材料说,这项研究成果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目前团队已经和西安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期投资1亿元的产业化协议。

  “热敏灸机器人是依据‘辨敏施灸’原创理论,结合现代AI技术,植入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日新原创的施灸得气手法,实现热敏灸‘探敏定位、辨敏施灸、灸敏得气、敏消量足’技术要求,通过悬灸热敏穴位,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不久前,在2024年度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江西站)活动的成果路演现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介的热敏灸机器人项目赢得阵阵掌声,该项目推介人谢丁一教授告诉记者,热敏灸机器人项目已经开始产业化。

  科技创新,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能让科技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如何让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今年6月,省委科技委第一次会议专题审议通过了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半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该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依托省科学院建设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同时在设区市建设“M”个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在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N”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数字化赋能”模式,以增强全省科技成果的“有组织转化”。

  “我们把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主抓手和突破口。”日前,在省政府新闻办、省科技厅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说,全省“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以加强“服务端”为突破,推动和促进创新“供给端”与技术“需求端”的精准高效对接,从而更好地推动和实现科技成果的“有组织转化”。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今,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日益活跃,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强劲增长,截至目前已突破2000亿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建好用好服务体系,为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搭平台”“引资源”“建生态”“做示范”,支撑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赓续文脉弦歌不辍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悦之

  这一年,文化之光照亮山川河流,点亮美好生活,持续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生机活力。

  12月下旬,大型文博纪录片《史说江西》引热议,省博物馆的“虎踞江南”展受追捧。文博场馆再次迎来参观热潮,成为我省文化事业繁荣的亮丽风景。

航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经过生态修复的长江岸线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蕴蓉摄

  这一年,我省全力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在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的建设中,沿线厚重的历史文化被一一激活:九江的浔阳楼、琵琶亭、锁江楼连点成片,成为长江边诗意盎然的打卡点;于都保留原始风貌的红军小道等众多红色景点,已成游客体验红色文化的好去处。瓷博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艺术家在此深入交流,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亮点频现。

  这一年,我省奋力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广播剧《禾下乘凉梦》、网络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160件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舞剧《天工开物》、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等精品剧目演出好评如潮,其中,舞剧《天工开物》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巡演25场,成为本年度现象级舞台艺术作品。“该剧的出圈,是院线改革的成果。”江西文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省文艺院团改革跃上新台阶。

  这一年,我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跟着诗词游江西”活动为江西文旅发展注入清风。今年6月起,全省123家景区实行背诵诗词减免门票活动,赣鄱唐宋诗路、江西山水诗路等文旅精品线路被列入发展规划。今年我省旅游人次和收入持续增长,国庆期间外省游客占比位列中部地区第一。

  这一年,我省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丰硕。“文物研究是推动考古成果转化的力量。”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昏侯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不断取得突破,海昏侯青铜蒸馏器又有新推断,实验表明两千多年前刘贺就有条件喝上20度的白酒。我省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661处。

  赓续文脉,赣鄱儿女再绘如画风景。

江西省博物馆“虎踞江南——新干大墓与青铜王国”展览现场。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蕴蓉摄

让农村娃“上好学”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

  “哇,这个竹编好精致”“那边篮球社团的篮球秀开始了,真帅”……12月25日,莲花县良坊镇红源中心小学的操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学校举办的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活动热闹非凡。

  “快看,这是我的立体手工作品,不错吧?”今年9月转入该校的学生吴逸涛开心地说,“新学校同学多、老师多,还有各种兴趣班,我最喜欢上科学课了,老师带着我们做了好多实验。”吴逸涛上六年级,原本在良坊镇下坊小学就读。

学生参加莲花县中小学第三届“双减”成果展示活动。莲花县教育局供图

  8名教师,几十名学生,只有一到四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组成了曾经的下坊小学。规模小、班级少、校园冷冷清清,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学校的发展。

  类似下坊小学这样分布在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如同教育发展的“神经末梢”,基本上都面临办学规模小、师资匮乏、教育教学成效欠佳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

  2023年3月,我省启动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今年在全省全域推进。

  “目前,莲花县已撤并学校31所,共安置撤并学校学生1654人,教师205人。”莲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莲花县犹如一个缩影,截至今年秋季开学,我省如期完成“10人以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优化调整到位,30人以下的基本优化调整到位”的改革目标,4.9万余名孩子从村小和教学点妥善安排到乡镇中心学校就读,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今年秋季开学后,下坊小学教师贺本鹏并入红源中心小学任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前我一人教一个年级,课怎么上,上得好不好,碰到教学难点怎么办?没人商量,只能自己琢磨。”贺本鹏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新学校老师多,每位老师都要上公开课,教研组定期组织大家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互相探讨,提高教学水平。

  变化的不仅于此。“到了新学校后,孩子比以前更阳光、自信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也被点燃。”红源中心小学校长贺丽红介绍,并校后的优势显而易见,盘活了教师存量,课堂有了活力;班上学生多了,有了互相学习、相互比拼的氛围,老师讲起课来更有劲;课程开设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碗手擀面暖胃又暖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亚婧

  和大多数小馆子一样,钟晓玲的面馆并不好找。在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老长的九方街,里里外外百来家铺子,“钟晓玲手擀面”的朴素招牌实在不够显眼。

  然而,小店门口滚动的红字告示,让人一眼就能锁定它:“75岁及以上老人、残障人士、困难群众,免费送一碗面。”

  一个多月前,记者对“江西好人”钟晓玲和她的爱心面馆进行了采访报道。此次回访,记者再度走进这间小店,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面条美味又管饱。每到饭点,面馆里总是十分热闹,有上班族,有午休的学生,但更多的还是在附近居住的老人。

  记者到店时正值中午,餐桌前坐了不少顾客。老人们结伴而来,无一例外,都和钟晓玲十分熟络。看见行动不便的老人,钟晓玲赶忙到门口搀扶。

  “这些老人都是常客,来店里不仅为了吃一碗面,更想和大家聊聊天。”钟晓玲很乐意当一个倾听者,老人们也把她当成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她说。

钟晓玲陪吃面的老人聊天。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振堂摄

  街坊邻居都知道钟晓玲的故事。四年前,她的小女儿意外受伤,急需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在最艰难的时刻,许多好心人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助她们渡过了难关。这份恩情,钟晓玲铭记在心,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从2022年5月开始,她的面馆送起了“爱心面”。

  微光吸引微光,微光照亮微光。每天赠送几十元至百余元不等的“爱心面”,钟晓玲还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公益活动。两年时间里,小小面馆成了爱心传递站。志愿者团队会定期前来,帮助打理店铺,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采访时,“快递小哥”送来沉甸甸的大袋子,里面装满了优质面粉,这是当地企业家对钟晓玲的支持。

  “一开始,我只是想回馈社会,给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挺过去,把日子过好,没想到会获得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说到这里,感动的泪水湿润了钟晓玲的眼眶。她坚信,只要每个人都愿意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记者离开面馆时,回头望去,朴素的招牌在夕阳下格外温馨。寒冷的冬日,钟晓玲和她的面馆像烛火一样,在城市的角落散发融融暖意,照亮人们的心灵。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俊杰

  12月26日7时许,像往常一样,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村村民梁小红准时来到马道口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巡看。“我是这里的代管员,每天都要来巡护,发现问题就及时上报。”梁小红说。

游客来到井冈山,前往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重温峥嵘岁月,瞻仰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摄

  在瑞金,像这样的代管员有45人。为破解革命文物保护难题,瑞金市出台革命文物守护人制度,落实市乡村三级革命文物守护和保护管理责任,确保革命旧址有人管护。

  赣鄱沃野,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回望2024年,我省在高质量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建设上持续发力,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时代光芒。

  “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倾其所有,大力支援红军……”冬日暖阳下,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游人如织,游客们认真聆听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

  作为长征之源,我省高站位部署、高规格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全省19个县(区)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重点建设区、38个县(区)纳入拓展建设区,打造了一批长征步道、红色驿站、红军村等项目。如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成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

  江西,有说不完的红色故事、道不尽的红色情怀。我省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教育培训、文艺创作、全域旅游等领域,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情景舞蹈、歌舞表演、故事串烧……11月23日,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成果展演在萍乡举行,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自今年3月以来,以“奋进新时代 传播好声音”为主题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在赣鄱大地广泛开展,吸引100多万名中小学生参与,让红色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红色力量不断激荡,赣鄱儿女把传承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努力在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续写赣鄱荣光。

  展望未来,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是矢志不渝的坚守。“我们将强化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发挥好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的育人价值,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