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中隐匿的“甜蜜杀手”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且常被忽视的健康威胁,糖尿病肾病因国家、地区而异,大部分西方国家,糖尿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美国42.8%,德国为36.1%,瑞典为25%,澳大利亚为22%,日本为28%。中国糖尿病肾病在终末期患者中占15%。
一、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顾名思义,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往往难以察觉。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此时,如果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肾功能会进一步恶化,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有哪些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蛋白摄入过多、吸烟等;
(2)代谢因素: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
(3)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致病基因及易感基因等;
(4)血流动力学因素:血管活性物质增多、肾小球高压力、系统性血压增高等。
三、糖尿病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1)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仅通过糖尿病早期筛查发现有微量蛋白尿情况。
(2)中晚期患者症状以高血压、水肿(脚、脚踝、手或眼睛肿胀)、泡沫尿为主,检查可发现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现象,如乏力、面色苍白等。
(3)糖尿病肾病常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物模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端或趾端皮肤感觉异常(周围血管并发症)、心悸、心绞痛(心血管并发症),一过性晕厥甚至发生偏瘫等(脑血管并发症)。
(4)后期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肾衰竭),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贫血。
四、糖尿病肾病有哪些相关检测
(1)实验室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血糖检测对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避免高血糖加重血管壁塞。
(2)其他检查:24小时尿蛋白检查,尿常规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计算e GFR)、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肾小球滤过率、C-反应蛋白等抽血检查,通过各项指标结果能对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3)病例活检:肾穿刺活检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金标准。肾脏疾病需考虑进行肾穿刺以确诊。根据肾脏组织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改变对肾小球和肾小管、肾血管损伤分别进行分级、分度。
肾小球损伤分为4级:
I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
IIa级:轻度系膜增生;
IIb级:重度系膜增生;
III级:一个以上结节性硬化;
IV级:晚期糖尿病肾小球硬化。
(4)影像学检查:腹部CT检查及B超检查,了解肾脏体积及腹部相关情况。
五、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肾病至关重要。
(1)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改善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尤其是非优质蛋白;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4)适度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5)控制体重和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BMI18.5~23.9),可减轻肾脏负担;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重肾脏损伤;过量饮酒也不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
(6)定期检查:包括尿蛋白、肾功能、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7)避免肾毒性药物:在用药时,告知医生糖尿病病史,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8)管理血脂:高血脂会增加肾脏血管病变的风险,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血脂水平。
(9)减轻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学会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的并发症。通过早期预防、定期检查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黄荣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