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患者肢体活动受阻 南昌市第一医院采用新技术“不开刀治疗”

2025-01-09 10:59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报道:日前,54岁的汪先生(化名)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走路拖拉,来到南昌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详细身体检查,汪先生患有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且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属于传统钻孔引流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高危人群。

  术前,该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通过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了患者脑膜中动脉的供血范围及血肿相关血管分布情况。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股动脉穿刺置入微导管,精准进入脑膜中动脉分支,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完成栓塞操作。整个手术过程均在X线透视的精确引导下进行,确保了栓塞操作的准确无误。术中血流阻断良好,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为南昌市第一医院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未来,该院神经外科将不断优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南昌市第一医院脑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黄海鹰表示,相比传统钻孔引流手术,脑膜中动脉栓塞创伤更小。通过栓塞血肿供血动脉,脑膜中动脉栓塞可从源头上减少血肿复发的可能性,尤其适合合并抗凝治疗或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而且,局部麻醉下操作脑膜中动脉栓塞,适合高龄及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降低了全麻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另外,对于部分无法耐受钻孔引流或术后复发的患者,脑膜中动脉栓塞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近年来,慢性硬膜下血肿因其高发病率和老龄化趋势,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传统治疗方式以钻孔引流为主,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尤其在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复发风险更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介入治疗逐渐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新方向,其中脑膜中动脉栓塞因其微创性和显著的疗效而备受关注。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