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先锋 熠熠生辉——江西省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群像扫描
朱宸廷
2024年12月31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银发先锋,熠熠生辉。此次,江西有3个集体和8名个人获得表彰。他们是全省40余万名离退休干部和数千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优秀代表。他们永葆政治本色,坚持老有所为,在助力基层治理、环境保护、关心下一代等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在赣鄱大地书写了一份份最美的人生答卷。
余热生辉,尽显奉献担当
离岗不离志,余热亦生辉。有这样一群离退休干部,他们虽已告别职业生涯的忙碌,却未曾停下奉献的脚步。
湖口县林业局离休干部王立强,始终坚守“退伍不褪色,变装不变心”的坚定信念。他穿梭于机关与学校之间,以一位老兵的亲身经历,为年轻一代深情讲述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将爱国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19岁便投身革命的景德镇市离休干部张新诚,离休后投身公益事业,主动为社区服务。他还和妻子一起承诺身后捐献眼角膜,希望为世界送去光明与温暖。
崇仁县礼陂镇司法所原所长黄寿孙,退休后迅速转变角色,成为群众身边的“好娘舅”。他免费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凭借丰富的经验调解矛盾纠纷,开设法律讲堂,引导农民学法用法,提升法律意识。
在基层,他们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与尊重。
初心如磐,续写专业篇章
情系家乡绿,专业护生态。婺源县林科所原所长郑磐基,眷恋家乡生态,不辞辛劳为全县5533株古树挂上保护牌,创新提出“自然小区保护模式”,助力“失踪”近百年的蓝冠噪鹛在自然保护小区中被重新发现,成为绿水青山的忠实守护者。
退而不休耕,技术助农忙。吉安市原农业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尹郁荪,退休十五载初心依旧。他的足迹踏遍田间地头,为养殖企业与农户排忧解难,毫无保留地传授养殖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摸索出成套的养殖技术,成为养殖户心中的“定海神针”。
倾专业全力,写地质华章。原省地矿局总工程师杨明桂,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助力三清山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让江西的自然之美走向世界舞台。十八载潜心钻研,他主持编研中国首个地质“三志”等志书,为地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甘为人梯,培育了众多青年地质专家。
这些离退休干部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初心的坚守,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为行业发展开拓新路,是专业领域永远的奋进者。
使命在肩,助力乡村振兴
怀桑梓深情,绘乡村美景。离退休干部们心怀家乡,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各展其能。
退休返家乡,建设当先锋。鹰潭市原粮油储运公司精制米厂厂长戴明良,退休后毅然回到家乡,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自掏腰包投身秀美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建设的“领头雁”。“戴明良工作室”成立后,他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积极调处邻里纠纷,化解矛盾,让乡村重归和谐。
心系家乡事,智慧助发展。省统计局原巡视员彭道宾,退休后依然心系江西的发展。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他笔耕不辍,撰写中央苏区调查史论文,编纂《鄱阳湖志》,传承江西历史文化。同时,彭道宾投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线,助力寻乌县南桥镇古杭村脱贫摘帽并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
集体力量,共筑银发荣耀
榜样如灯,照亮前路。
在此次表彰中,南昌市新建区长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赣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省纪委监委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党建强引领,服务暖人心。长堎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驿站”,关爱留守儿童与老人,建设心灵呵护室和老年学校,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与关怀。同时,引导老同志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伍,争取资金帮扶贫困学子,为基层治理和地域经济发展贡献银发力量,在社区建设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关心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赣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推动基层关工委组织全覆盖,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改造祠堂为学堂,赋予古老建筑新的使命;创设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实施多个帮扶帮教项目,惠及众多师生。组织“五老护苗队”开展“八防”活动,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让红色基因与关爱之光在青少年中代代相传。
省纪委监委离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根基,强化理论武装,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夯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讲纪律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提质增效。发挥纪检监察战线老同志的优势,宣传党史文化,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老骥伏枥志千里,桑榆未晚霞满天。他们的先进事迹,如春风化雨,激励着赣鄱儿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