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预售和候补安排运力”,为何引热议?
2025年春运逐渐拉开序幕,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年的人们正携着一年的收获,踏上返乡、出游的旅程,或与家人团聚,或与好友同游。据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2025年春运铁路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既往的春运或者黄金周假期出行中,由于难以精准掌握旅客的出行需求以及技术层面的限制,一碰到民众出行高峰期,运力短缺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始终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久而久之,“黄金周假期前抢票难”“春运抢票难”几乎成了每年舆论场内的固定话题,不仅困扰着在节假日依靠火车出行的众多旅客,也是社会治理过程中难以避开的重要课题。
应对这样的难题,普通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显然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难以适应当前的需求。因此,势必需要通过多元创新手段打通个中梗阻,以解决这类社会治理难题。此番,国铁集团在升级和优化相关服务的基础上,依靠大数据提前掌握各路线的人流量,显然就有利于进一步做好运力资源的统筹工作。
更进一步看,这其实也是在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毕竟,一直以来,“买票难”作为困扰社会各界的共同难题,消除类似堵点也是关注和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部分。因此,相应的做法其实也有利于便利旅客的出行。
事实上,这并非相关方面近年来首次就相关政策作出调整,尤其是针对12306手机客户端抢票等方面的工作。比如,2024年1月3日零时起,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就曾推出购票需求预填和火车票起售提醒订阅两项新功能,旅客通过铁路12306官方平台购票将更加方便快捷。
在网上,不少人将这些举措看作是畅通旅客购票机制的必要手段。从这个角度看,一系列举措的及时出台显然是一脉相承的。而其背后所传递的,正是铁路部门更好更优服务公众的初心。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