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江西“样式雷”
清代,从顺治二年(1645)到宣统三年(1911)长达260多年的时间内,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雷发达一家八代十人因相继担任皇家建筑师,被人们誉为“样式雷”,也留下了“一家江西样式雷,半部中国古建史”的传奇。
“样式雷”设计建造的皇家建筑
“样式雷”是中国古代建筑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创造了5项“世界文化遗产”和1项“世界记忆遗产”,是全世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世家。
从1987年到2008年,中国有25处建筑物或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有5处建筑物出自“样式雷”建筑世家,它们是: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明清皇陵的清东陵、清西陵。
不仅仅是建筑,“样式雷”建筑世家还留下了二万多件极为珍贵的建筑史料——“样式雷图档”。“样式雷图档”包括设计图纸、烫样和施工设计说明。
“样式雷图档”涵盖了清代皇家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各个阶段的详细情况,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翔实、最直观的资料,对研究清代历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以及相关文物建筑的保护、复原等,均有巨大价值,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达到最后一个高峰时期的全面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史料证据,中国古代的辉煌建筑都被认为是靠能工巧匠的经验修建起来的,甚至不需要设计图、施工图。“样式雷图档”的存在,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样式雷图档”是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及营造活动的真实记录,不仅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历史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揭示营建活动的整体背景,以及探寻清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史实,都具有很大价值并起到参证弥补史籍或其它清代档案记载述叙不足的作用。“样式雷”在修建清宫的设计中,既对中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的对称,又对主轴两侧次要轴线上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又灵活变动的格局。这样安排,既突出了中心,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又形成了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按这种设计思想所设计修建的清宫,被海内外推崇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线对称设计的典范。(根据陈前金文章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