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中的节气丨寒尽,奔赴春暖花开

2025-01-20 07:07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今岁雨雪晚 岁暮始大寒

大寒

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

四时流转 至此终尾

春水初动 大雁北归 腊梅共艳

过了大寒就是年

年味浓了 团圆近了 

寒尽 冬尽 年尽 春生 

 

大江新闻AIGC工作室 出品

 

大寒节气

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大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始乳:或许是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家里的母鸡开始孵小鸡了。

征鸟厉疾:冰天雪地的时节,鹰隼之类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饥挨饿,一旦发现猎物就迅猛地俯冲、扑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水泽腹坚: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

 

大寒习俗

01 迎年

大寒过,年关将至。“爆竹声中辞旧岁,腊梅笑里迎春光。”“大寒岁底庆团圆”,大寒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所以民间也有“大寒迎年”的说法。除顺应天时之外,人们也要为过年忙碌奔波——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写春联、腌腊肉,准备过年啦!

02 食糯

大寒这天,自古有“食糯”的习俗,就是说在大寒这天要吃点糯米做的食物,如糯米饭、年糕、糍粑等;另外也要美美地吃一顿,一锅炖鸡一碗鸡汤,既暖胃又暖心。

03 “尾牙”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大寒前后有食“尾牙”的习俗。资料显示,“做牙”指的是拜祭土地公的习俗,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作“头牙”,年尾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每次“做牙”都需要制作大量的祭祀餐食,一般会在拜祭后吃掉,也称为打牙祭。“尾牙”一般在大寒前后,后来尾牙祭祀餐食也就成了大寒期间的传统美食。

04 吃消寒糕

北京地区有大寒期间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用糯米、核桃仁、桂圆、红枣等制作的一种糕点,民间认为其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此外,人们还认为大寒这天吃消寒糕,有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05 买芝麻秆

大寒节气恰逢农历岁末。在中国的部分地区,这个时候人们会争相购买芝麻秆,因为老话有云:“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俗语寓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或思想、学业、技能稳步前进。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大江新闻APP
    前往大江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