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民生“大礼包”绘就江西幸福“新画卷”

2025-01-17 18:44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建设300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1月17日上午,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长叶建春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现了热气腾腾的民生画卷。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的“热词”反映的是时代趋势,折射的是民意期待,彰显的是民生情怀。细读今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饱含“温度”的词语展现了江西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诸如,“新增就业”“提高最低工资”“新增学位”“养老”“智慧医疗”“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些高频出现的民生词汇牵动人心,也让生活在赣鄱大地的人们,对江西未来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近年来,江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打造了幸福江西的新图景。刚刚过去的2024年,江西省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令人欣喜的是,江西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6.1%左右,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连续18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居中部地区第一。此外,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4.4万户,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7家,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56所、新增学位16.4万个,在全国率先落地应用医保码“一码付”……一串串数字,彰显了江西民生改善的“亮丽成色”,也让江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实表明,只有积极呼应群众的所思所盼、急难愁盼,民生保障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为牵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无论是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还是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抑或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好房子”供给、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系列新的温暖举措,有效回应了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难题。可以说,这份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大礼包”,必将创造出更有盼头、有奔头的美好生活,不断绘就江西更加幸福的“民生画卷”。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何莉)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