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我们吃点啥?
今天
我们迎来甲辰龙年
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
“大寒年年有
不在三九在四九”
寒风呼啸而来
在这极致严寒的日子里
恰到好处地“食糯”
被视为有驱寒保暖的意头
在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
就有用糯米制作“神仙粥”的记载
后人更是将其写成了一首“打油诗”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
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用此做法做出的粥
不仅辛温解表,还可宣肺散寒
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让人不得不服
北京在这一天还有
吃“消寒糕”的习俗
洁白的糯米粉
和核桃仁、桂圆、红枣
在匠人的手中
摇身一变便成了
香甜软糯的“消寒糕”
一块入口
香甜瞬间充盈了口腔
绵密弹牙的口感
更是让唇齿“难舍难分”
除了传统口味的“消寒糕”
豆沙、椰蓉等其他口味的年糕
也颇受人们的喜爱
其自带步步“糕”升的好彩头
和甜糯清香的口感
总是能“粘住”人们的心
除了甜蜜的“暴击”
这寒气凛冽的时日里
还少不了一碗热汤
南方的一些地区
有着“一九一只鸡”的传统
大寒时节炖上一锅浓浓的鸡汤
氤氲的热气悄然弥漫
仿佛将人们心头的寒气都消散了
“宁可食无菜,不可饭无汤”
广东人爱喝汤是出了名的
将老母鸡
与银杏仁、黄芪、鲜参等药材结合
会得到一锅精华满满的
广式参鸡汤
清甜的鸡汤混合着滑嫩的鸡肉
在唇间悠然舞动
让人意犹未尽
只能继续解锁下一碗
如“大众火锅”般存在的鸡汤
做法也是因地制宜
不分伯仲
菌菇、火腿、笋、冬瓜、山药
......
每一种食材添加的背后都是
人们对饮食的考究和热爱
每一碗鸡汤蕴含着的
也都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