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红色传承绿色发展 开创课后服务新模式

2025-01-20 16:25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刘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长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双减”政策为重要一环。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积极响应“双减”号召,以课后服务为抓手,发挥主体责任。该校以“弘毅”为文化核心,秉承“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办学理念,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推出多样化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陈毅式”好少年,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2024年以来,该校在落实“双减”政策、创新课后服务方面成效显著,其新模式备受瞩目。该校通过系统化设计和创新实践,有效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家长满意度,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树立了典范。

  红色校园营氛围 环境育人润无声

  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以陈毅命名,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学校的文化中。学校秉持“弘毅”的核心理念,围绕“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红色校园,让环境育人成为无声的教诲。

  走进校园,五栋以陈毅诗词(“红梅”“青松”“秋菊”“幽兰”“红叶”)命名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墙面上镶嵌着陈毅的诗词,学校大门的红旗雕像和红色主题园更是彰显了学校的红色特色。在弘毅广场,“弘毅”文化石巍然屹立,告诫全体学子要胸怀大志,勇于担当。弘毅书屋作为学校开放的红色书吧,陈列着丰富的红色书籍,成为学生徜徉知识海洋、汲取革命精神力量的热门场所。

  此外,将军园内的革命人物墙、《赣南游击词》雕塑等红色文化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红色教育资源。乐至园则是一个“以劳育美,以美化人”的种养劳动实践基地,旨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辛勤劳作的时代精神,其红色元素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红工程传基因 筑牢根基育新人

  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实施“五红”育人工程,通过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诵陈毅诗词、唱红色歌曲、开展红色研学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革命精神,争做红色传人。

  学校编印《希望》读本,收录了赣南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课后服务期间,学生自由选择红色书籍进行阅读或共读一本书,通过分享和讨论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定期举办“陈毅故事会”和“红色故事讲述比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短剧等形式生动讲述革命人物的事迹。

  同时,学校成立“陈毅诗词文学社”,定期组织诗词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情感化的诵读中传递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唱红歌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通过“唱红歌·学党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歌声中感悟信仰力量,激发奋斗热情。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周边的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多彩社团绽芳华 五育并举促发展

  在课后服务方面,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积极建设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涵盖了文学、体育、艺术、科技、益智和劳动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学类社团课程让学生欣赏名篇、读写结合,唤醒对真、善、美的追求;体育类社团课程则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团队意识与拼搏精神;艺术类社团课程通过艺术创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科技类社团课程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与创新发明,培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益智类社团课程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策略能力;劳动类社团课程则让学生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品质。这些社团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兴趣爱好和特长,为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以来,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的课后服务新模式因其创新性、实效性在全县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并被评为县目标管理综合评估先进单位。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该校赢得了诸多荣誉,更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培养更多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