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返乡列车后就忍不住开心!记者搭乘普速列车记录“回家故事”
有人说,高铁列车是中国速度,普速列车是中国温度。在春节前的返乡高峰期,一趟趟普速绿皮车上承载着浓浓的思乡情愫。1月22日,本报全媒体记者坐上了从上海松江驶往九江的K1185次列车,目睹了一幕幕温馨而熟悉的场景。车厢内人头攒动,洋溢着江西老乡们归家的喜悦与期待。在这趟旅程中,久违的乡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将人们立刻带回了那片熟悉的土地。
旅途中,有人滔滔不绝地分享着家乡的故事和近况,言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也有人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浮现淡淡的微笑,仿佛在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无论是交谈还是沉默,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回家团圆过大年的喜悦。
文/图 江南都市报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姜梦
旅途中的温暖相遇。
万平喜挑着行李下车。
工作中的甘剑昌。
久违了,普速列车热闹的车厢
你有多久没有搭乘普速列车?与对面或是邻座的陌生人分享你的故事和历程,这是一种久违的感觉。
普速列车很慢,慢到你可以听一个人讲完一生。春运的普速列车上,是一场场不同人生的相逢。
K1185次列车,从上海出发、经过浙江、驶入江西,在外打拼的游子,近乡情怯,思绪万千……
从浙江义乌,到江西抚州东乡,5小时20分的旅程,对于丽平来说,过得很快。许久没有乘坐绿皮火车的他,感慨道:似乎只有在这样热闹的车厢里,才能感受到回家的氛围,“融入春运大军中,在车上大家一起闲聊,这才有回家的感觉”。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前些年选择自己开车回家,而今年,他选择体验一下久违的普速火车。健谈的他,一上车就与邻座的老乡聊起来,从小孩教育聊到家乡风俗……
也许是特别的缘分,于丽平后座的黎金才也是抚州人。老乡遇老乡,倍感亲切。
今年58岁的黎金才,在杭州一家外贸纺织厂上班多年,对他而言,异乡留不住灵魂,而在家乡又停不住脚步。他坦言,前些年,在抚州买了新房,老婆孩子在城里安了家,然而年过八旬的母亲,依然坚持留在农村,也成了自己心里最大的牵挂。“每年春运,挺不容易的,好在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到时候就回抚州陪在家人身边。”黎金才说,这次回家,打算待一个月再回杭州,厂里已经请好假了,就是想好好陪陪家人。
登上返乡列车后就忍不住开心
返乡列车上,除了对家的思念,还有对假期的憧憬,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放飞心情。
K1185次列车硬卧车厢的朱浙江在义乌工作有4年多了,今年过年公司提前放假,于是登上回家列车的这一刻,意味着悠长的春节假期已经开启,小伙子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从浙江回到江西赣州老家,朱浙江说自己回家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跟老家的朋友聚会玩乐是这个假期的计划。“我的父母给我取名‘浙江’,大概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要去浙江打工的命吧!”聊着聊着,朱浙江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与朱浙江年龄相仿,同样是“00后”的杨俊华,对于放假回家也满是兴奋。他是抚州人,两年前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今年回家的话,家里安排了相亲!”小伙子告诉记者,春节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回家陪陪父母,他就心满意足了。
工地打拼的大叔笑对一路风尘
人潮拥挤,春运车厢里平凡的身影之中,我们遇见了一些感人的片段,让人难以忘怀。
22日下午3时30分,硬座车厢内,距离K1185次列车抵达东乡站还有20分钟左右,一名穿着迷彩服的大叔就起身收拾东西。然而他的行李很简单,一床凉席、两袋衣物和一只桶。
“大叔,你是咱们江西老乡吗?”“是的!我是抚州的,这次是回家过年呀!”
交谈中,大叔说自己叫万平喜,今年52岁,在上海一处工地上班,日常工作是拖车子、灌砂浆。
“哎呀,一年就是赚三四万元钱。”“我自己最大的开支就是吃饭,一天吃饭要30多元钱,住在工地的活动板房,不用花钱。”“后面我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吃饭,就自己做饭,省了一些钱下来!”
从万平喜的讲述中,可以感觉到,在外打工的他,就是想多存点钱带回家。然而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他的话语间透露出一丝愧疚。作为一家之主,家庭的重担让他感到有些压力。儿子在温州的酒店做学徒工,女儿还在上大学,爱人在老家饭店打杂工,每个月仅赚1000多元。他说,自己不会用手机买火车票,这趟回家的车票是工友帮忙订的。种种一切,都不容易,但万平喜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保持着坚强和乐观。
“你怎么把凉席都带回来了?”“不但有凉席,我还带了被子呢!”
当列车广播响起“列车前方到站,东乡”,万平喜将凉席一卷,绑在扁担上,两袋衣物顺势挑在肩上,手上还不忘拎着塑料桶。年复一年,岁月流逝,他就一直这么奔波在工地和家乡之间,只为了扛起一家人的生活担子。
“大叔,回家开心过年!”在记者的祝福声中,万平喜的背影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站台的尽头。阳光从天空洒下,铺满了整个站台,仿佛以家乡的温暖迎接他的归乡。
小家大爱,温暖回家路
如果说万平喜的负重前行,是为了家庭的岁月静好,那么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还有一群人默默坚守,负重“逆行”,他们是为了护送万千旅客平安到达。这群人,就是像甘剑昌这样的“铁路人”。
22日,在K1185次列车上,南昌客运段沪杭车队九沪三组的列车长甘剑昌正在巡视车厢。他提醒旅客们放好行李,避免意外发生。
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甘剑昌和妻子依然坚守在铁路一线,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2001年结婚的他们,因工作原因聚少离多。今年除夕夜,妻子将在南昌到广州白云的K1665次列车上奔波,而甘剑昌也在自己负责的列车上迎来送往归家的旅客。
记者了解到,甘剑昌从运转车长到客运岗位,经历了多次转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安全与服务是工作的核心。
春运期间,面对客流高峰,他带领乘务员们全力保障旅客安全。在站台上,他们热情帮助携带行李的旅客,搀扶老人和孩子安全上车;在车厢内,他仔细整理行李架,防止物品掉落伤人。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他们对旅客的关心与责任。
春节即将来临,人们纷纷踏上归家的火车。而像甘剑昌夫妇这样的“铁路人”,却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为万千旅客铺就一条温馨的回家路。他们的坚守,让旅途更加安全;他们的付出,让归家的路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