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涨幅超黄金,打工人的“咖啡自由”保不住了?

2025-02-13 19:05 阅读
潮新闻

在全球咖啡市场,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正在上演。

2月11日,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创下47年来历史新高,近一年的涨幅高达118.57%。据Wind数据,仅在2024年,美国ICE咖啡期货的累计涨幅就达到了约70%。相比之下,伦敦市场现货黄金在2024年的全年涨幅仅为27.22%。咖啡豆涨幅已远超黄金。

原料的上涨趋势正精准传导至产业链的下游——一些咖啡店试图硬抗上涨的咖啡豆成本,而另一些则选择顺势涨价。对消费者而言,咖啡“口粮”价格上涨,对钱包的影响有多大?

咖啡豆价格“势如破竹”

“从去年开始,我们采购咖啡豆的成本就已经上涨了。”在杭州经营咖啡馆的江女士说,“我们每半个月就要买一批豆子,不管哪个产区的咖啡豆都在涨价。”没想到新年后,咖啡豆涨幅更甚,“近期我们购入咖啡豆的成本涨了约20%。”

咖啡期货市场是咖啡现货市场的晴雨表,其价格走势直接影响咖啡豆的现货价格。不难发现,咖啡豆价格的持续上涨与全球市场咖啡豆的供应情况密切相关。

在杭州一家咖啡贸易公司工作的陈女士向潮新闻记者介绍:“简单来说,巴西的极端天气影响了当地咖啡豆的产量,产量减少导致咖啡豆期货价格上涨。”

有报道称,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在2024年经历了严重的极端天气,包括7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和暴雨,导致阿拉比卡咖啡豆产量预计下降4.4%。与此同时,作为第二大咖啡生产国的越南,也因连续三年的不利天气影响,导致咖啡出口量下降17.1%。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全球咖啡豆供应紧张。

目前,陈女士所在公司烘制的咖啡豆都面临一定程度的涨价,一包拼配咖啡豆的价格涨幅约在14.3%至28.6%。陈女士直言,“据我了解,有些烘焙工作室索性不烘含有巴西豆的咖啡了。”她认为,接下来只要拼配豆里含有巴西豆,估计还要涨价,“对咖啡店来说,作为‘口粮’豆的拼配咖啡豆涨价,意味着作为‘口粮’咖啡的美式或拿铁,成本就会增加。”

这波涨价,对像陈女士和江女士这样的咖啡从业者来说,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和警醒。陈女士表示,还是需要找到商业豆的替代方案。

涨不涨?咖啡行业迎变局

咖啡豆价格飙升,逐渐蔓延至消费终端。不断上涨的咖啡豆价格,也使一些咖啡制造商或咖啡店经营者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对市场而言,冲击不言而喻,尤其对还在稳步发展的中国咖啡市场而言。

有数据显示,中国咖啡消耗量在过去十年内增长了167%,达到35万吨。虽然目前国内人均咖啡消费量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有着巨大的增值空间。据《中国咖啡产业报告2024》,2023年全国咖啡门店总数约为15.7万家。中国咖啡相关企业数量也在持续上升,2023年相关企业已有384859家,相比2022年新增60236家,同比增长15.65%。

江女士正在冲制手冲咖啡 来源:受访者

今年是江女士的咖啡店开店的第九年,也是颇为艰难的一年。江女士说,咖啡豆价格直接影响了利润,但目前也很难涨价,“十年前开店时,主流的咖啡店还是两岸、蓝山、星巴克,消费者会觉得我们25元一杯的咖啡很便宜,但现在流行瑞幸等连锁快消咖啡,消费者开始习惯9.9元咖啡了。”

在国内某大型连锁咖啡品牌工作的王野(化名)提到,无论是小型咖啡店还是大型连锁品牌,对咖啡豆价格的波动都极为敏感。目前,个体经营者通常采购精品咖啡豆,而连锁品牌则主要采购商业咖啡豆。咖啡豆的供应链流程通常为:咖农—国外咖啡生豆商—出口到中国—中国咖啡生豆商—咖啡烘焙商—咖啡店。部分连锁品牌,如她所在的公司,选择直接从国外进口咖啡豆,省略中间环节,以降低采购成本。

尽管王野所在的公司采用直接采购模式,与咖啡豆原产地直接签订长期采购协议,以确保咖啡豆的稳定供应,但由于未提前锁定价格,公司仍感受到了咖啡豆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提价并非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在连锁快消咖啡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即便在咖啡豆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品牌通常也不会轻易提高终端零售价格,以避免影响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忠诚度。

陈女士认为,只要咖啡产地产量上来了,咖啡豆价格就有可能回落。然而,依据咖啡树3至5年的生长周期来看,咖啡豆价格高位或许仍会持续几年,这意味着咖啡豆价格趋于稳定也需要较长时间。

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咖啡豆价格创历史新高对咖啡行业有影响,但头部品牌因为需求量大,抗风险能力相对强一些。若咖啡豆供应持续紧张,咖啡市场或面临结构性调整,中小咖啡店需通过门店升级、产品创新、社群运营、文创开发及跨界联名等策略强化核心竞争力,以应对行业变局。

国产咖啡豆或将崛起

这一次价格“风波”让全球咖啡市场站在十字路口,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云南、海南等地咖啡豆种植快速发展,国产咖啡豆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有望在市场中突围。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潮新闻记者,国产咖啡豆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增长和扩容空间。放在历史发展中来看,云南咖啡豆起初主要用于生产速溶咖啡粉,在雀巢等咖啡巨头的帮助下,中国云南的咖农逐步进入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以及规模化的发展周期。从粗放型小作坊(以低端速溶原料为主)向精品化、规模化转型的云南咖啡产业,近年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云南省商务厅相关数据显示,云南省种植咖啡115万亩,咖啡年产量占全国的95%。

朱丹蓬认为,国产豆崛起,有望进一步降低整个中国咖啡行业的原料成本,从而有助于中国咖啡豆整体价格趋于稳定。

云南咖啡豆已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的关注。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在云南设站收购的品牌有星巴克、雀巢、Manner Coffee等,委托中间商的咖啡品牌则有瑞幸咖啡、蓝瓶咖啡等。消费者也不难发现,在众多独立精品咖啡店,都出现了云南豆的身影。

不过,王野也指出,咖啡树的生长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数年才能进入结果期,且目前云南地区的种植速度难以满足当下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云南地区种植的咖啡豆近年来一直处于品种优化与品质改良的过程之中,因此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对进口咖啡豆的全面替代。(记者 李沐子 于瓅)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