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充电安全难题 南昌一地将普及两轮电动车换电柜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江西将坚定发展信心,不负大好春光,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即日起,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推出重点工程“项”前冲系列报道,记者深入全省重点项目开工现场、企业一线采访,挖掘高质量发展的江西故事,展现实干争春的万千气象。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两轮电动车是群众短途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但由此带来的充电安全、城市管理问题也深受群众关切。近年来,“以换代充”模式在国内多个城市逐渐兴起,通过该模式,市民可在30秒内完成“换电”操作,让两轮电动车“满血复活”,成为破解两轮电动车安全隐患的新选择。
记者了解到,南昌一地正加快布局两轮电动车智能换电网络。2月5日,江西省举行省市县三级一季度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暨2025年重大项目推进大会,在南昌市西湖区分会场上,“国坤能源城市新能源物联网平台一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建设,第一期计划三年内在南昌市西湖区建设1000座换电站,全力打造南昌市首个高品质两轮电动车共享换电示范区。
“国坤能源城市新能源物联网平台一期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图片来源于北京国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0秒内让电动车“满血复活”
2月17日,记者来到南昌市西湖区玉兰路跟云景路的交叉口处,该项目换电站样板便设置在此。该站点附近为国贸阳光、君领朝阳、建发养云等多个住宅区,不时有居民骑行两轮电动车经过。站点摆放的换电柜共有10台,单台约2米高,正面有8个附上编号的格子,看起来像超市的存包柜。格子上方为显示屏,但还未“点亮”,暂时无法进行操作。
实际上,南昌市街边、公共停车场和商圈等电动车使用频繁的区域,铁塔换电等多个品牌的商用换电柜已经投入使用,主要面向外卖骑手,其样式和操作类似。用户通过扫码、取电池、关柜门等简易步骤,30秒内即可完成“换电”操作,让两轮电动车“满血复活”。
项目换电站样板靠近多个住宅区
面向市民,增设便民服务设备
“我们主要是面向市民。”北京国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投拓中心总经理方辉告诉记者,该项目将作为民生工程来打造,在选址方面侧重于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人员密集区域,靠近主要道路、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根据该区域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放置数量不等的换电柜,1个站点可服务250至350辆电动车。除放置智能换电柜以及配套的锂电池外,站点未来还会增设商用无人机的换电柜及其他便民服务设备设施。
电动车进楼、家中充电、飞线拉点等引发的安全事故一度成为社会热点。“以换代充”模式不仅为两轮电动车用户提供了新的一种选择,更能从根源上解决了两轮电动车违规充电行为的发生。为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南昌去年就曾发文,鼓励各县区(开发区、管理局)因地制宜,按照“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进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
换电站留有一定空间,方便后续添加新功能
换电费用控制在充电费用相当
想要普及“以换代充”,费用是绕不开的话题。“现在小区附近充电桩,充满一次电大概是3元左右。换电固定单价也是3元一次,但后续有新人优惠、次卡和包月卡等多种方式。”方辉告诉记者“换电费用将控制在与充电费用相当的范围内。待换电柜正式投入运营后,选择购买换电型电动车,无论是以旧换新,还是直接购置,都可以享受三年免费换电的服务。希望以此提升大家对这种新型换电模式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推动全民换电模式的广泛普及。”
截至目前,九洲街道的选址勘察工作已顺利完成,机柜、电池及站点建设所需的各项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制造中,5月1日前后,这些换电站点将与大家正式见面。
换电柜整齐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