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眼镜”“小胖墩”到“脆皮大学生”……上好体育课可以拯救孩子们的体质吗?
2025-02-19 18:09 阅读
半月谈
“小跑着去拿外卖,结果腿抽筋了”
“打个哈欠,下巴给脱臼了”
“转了个身,结果骨折被120抬走了”
“吃刀削面,太好吃了激动大了
心律直接飙到二百了”
……
这两年“脆皮大学生”的种种事迹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
引人发笑的同时也让我们一阵担忧
现在孩子的体质怎么了?
其实不光是大学生
大家对于中小学生
893个学生774个戴眼镜
132个男生做不了一个引体向上
“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等讨论
也从没有停止过
如今学生课业繁重
每天披星戴月埋头苦读
往往会相对减少对于身心健康的关注
也时常有学生和家长抱怨没见过几次体育老师
体育老师要么“生病”要么“有事”
从而体育课被其他“更重要”的课程挤占
但也有不少家长觉得
只要体育课成绩好坏不影响最后中考和高考结果
也就没什么所谓了
于是也就形成了这样的困境:
当体育不列入考试的时候
容易变成“走形式”
一旦列入考试
大概率又会成为一门应试课程
此前就有不少家长
支付一个小时上百元的费用
只为帮孩子速成一个体测好成绩
前不久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
提出了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
高中每周3至5节体育课
小学、初中将“三大球”至少一项
纳入体育课必修内容
高中要开设“三大球”模块教学等要求
还明确了
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
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
杜绝“阴阳课表”
为补齐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短板
提出了要求
也让我们看到提高健康意识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你认为体育课该如何
在“走形式”和“应试”中间作出平衡?
你觉得学生该如何上好体育课?
对于提升当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你有哪些建议?
留言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