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从春运“三变”,触摸“流动中国”的强劲脉搏

2025-02-24 09:59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圆满收官,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场全球瞩目的人口大迁徙,不仅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归乡之旅,更是一扇洞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窗口。铁路进入“无纸票时代”、摩托大军“退场”、C919“上岗”,春运“三变”是时代的特写,更是中国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强力脉搏。

  科技创新赋能,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无纸票时代”的到来,是铁路运输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科技创新赋能交通出行的生动体现。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从彻夜排队购票到网络购票,再到如今的数字化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小小车票的变迁,承载着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它不仅简化了购票和报销流程,减少了纸张浪费,更提升了出行效率和服务体验。在广州南站,日均到发旅客超过50万人次,放在过去,排队打印报销凭证的场景屡见不鲜,人多时至少得等10分钟,而如今这样的长队已难觅踪影。中国铁路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上的持续投入和创新突破,让出行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科技进步的力量,在一张小小的车票上体现。

  经济发展与交通升级,摩托大军“退场”彰显生活品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选择。曾经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车流的迅猛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加密、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人们的出行选择更加多元化、舒适化。据统计,广西每年约有1400万外出务工人员,其中约680万人到域外务工,超90%集中在广东。2013年春运期间,广东的摩托大军达到峰值约110万辆次,此后逐年明显下降,如今高铁成为不少人的返乡首选。而新能源车的普及,则反映出中国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从“摩托返乡”到“高铁出行”“自驾新能源”,本次春运不仅是出行方式的转变,更是生活品质提升和社会进步的有力见证。

  高端制造崛起,让旅客出行不仅“走得了”更“走的好”。C919国产大飞机凭借先进技术、舒适设施,为旅客带来更优质飞行体验。国际航线恢复、签证便利化,让出境游成为热门,进一步丰富出行消费场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今年春运,三大航空公司共有16架C919提供服务,春运首日,南航C919运输乘客超1200人次。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航班计划超1.8万班,同比增长8.4%,支线航空表现亮眼,国内中小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约8%,部分地区航线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超100%,春运出行还从国内延伸至境外,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数量同比增长七成。一系列数据,展示了中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也反映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春运“三变”,变的是出行方式和体验,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的稳健步伐,社会进步的坚实足迹。在流动的中国里,我们看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感受到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新的一年,让我们以春运为新的起点,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在社会进步的征程中阔步向前,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李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