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可以献血了”!江西献血者年龄延长至65周岁
“我又可以献血了,这是今年我第二次无偿献血,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将半个月献一次机采血小板,直到65岁。”2月21日下午,刚过60岁的安义县疾控中心退休职工杨闽在省血液中心献完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月21日上午,杨闽从安义县城坐公交车来到南昌市区,在省血液中心机采室捐献机采血小板。杨闽告诉记者,他于今年1月退休,得知《江西省献血条例》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2月5日他在省血液中心捐献了今年的第一次机采血小板。目前安义县献血屋还没有机采血小板设备,每次他都是坐公交车来省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从2017年开始,他在省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141次,在安义县捐献全血2次。为此,他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省血液中心主任范为民表示,献血类型有捐献全血和成分献血两种,其中机采血小板属于成分献血。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足,捐出的血小板在48至72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因此,捐献者可以每隔半个月捐献一次机采血小板。《江西省献血条例》将献血者的年龄延长到65周岁,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今年以来,全省有近500名60岁至65岁的献血者重新加入献血者队伍中,还有少数外省的献血者专程来南昌献血。
福建省泉州市的涂先生今年61岁,累计献血363次,因超过福建省献血上限年龄,不能在福建省献血了。他得知江西今年起献血年龄放宽到65周岁后,元旦当天坐火车来到南昌准备献血,由于血压偏高,最终未能献血。1月17日,他再次坐火车来到南昌要求献血。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献血前的体检,所有指标都合格后,他成功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当天下午,涂先生满意地乘坐火车返回福建省泉州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涂先生是自掏腰包买火车票来南昌献血的,献血当天中午自己买了一个盒饭吃。涂先生说,他献血是在做好事,不求回报。涂先生是《江西省献血条例》施行以来,第一个从外省赶来献血的献血者。
因为放宽了年龄限制,一些本来已不能参与献血的“退役”人员,又可以献血了。今年以来,在献血者队伍中又出现了很多老面孔,他们中不少人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61岁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原主任饶美英就是其中的一位。1月16日,她来到省血液中心捐献全血300毫升。一直坚持捐献全血的饶美英,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她表示,血液是无法人工合成的,只能依靠健康人的捐献来获得,献血也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方式。从医学角度来看,献血有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当身体失去一定量的血液后,会刺激骨髓产生新的红细胞来补充,这个过程可以增强造血功能,并且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献血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还能传递爱与希望,我将每隔半年捐献一次全血。”她对记者说。
令人感佩的还有61岁的江西科技学院退休教师管刚、63岁的南昌市民刘鹏、61岁的退休工人赵国华。他们分别捐献机采血小板148次、215次、331次,都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1月1日起,他们重新成为献血者中的一员,每隔半个月均去省血液中心捐献一次机采血小板。他们向记者表示,献血能拯救他人生命,他们愿意继续献下去,直到65岁。
据了解,新实施的《江西省献血条例》在献血优待方面增加了一些条款,如将享受免费用血的献血者亲属范围扩大,即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曾祖父母、孙子女、外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外孙子女、配偶父母、子女配偶临床用血时,可以合计免费使用其献血总量等量的血液。此外,获得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还可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免费参观政府投资建立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交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诊察费。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规定对献血者有一些优待,但无偿献血始终是社会崇尚的无私奉献行为,因此,今年以来,重新加入献血队伍的“退役”人员,值得尊重和点赞!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