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如何开启AI时代
对于主动拥抱AI浪潮,顺势而为、顺时而变的政务部门来说,接入DeepSeek本身也无异于是一次“深度求索”。
DeepSeek的风,还是吹到了政务领域。在深圳福田区,首批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正式投入工作,与此同时,全国多地政务系统也陆续宣布加入DeepSeek的“朋友圈”。
“数智员工”甫一亮相就带来了惊艳表现:可实现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赣州“民情速办平台”借助AI分析10万条市民留言,识别出老旧小区改造、学区划片等7类高频诉求,推动政策靶向优化;“安全生产助手”生成演练脚本效率提升100倍……
AI将怎样重塑政务服务的底层逻辑?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又需要规避哪些问题?

赣南数据湖示范中心。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正快速嵌入各行各业,改写着“游戏规则”。宏观上看,它代表着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微观上讲,它就像是个人能力的延伸,极大地拓展了工作边界。
对于主动拥抱AI浪潮,顺势而为、顺时而变的政务部门来说,接入DeepSeek本身也无异于是一次“深度求索”。
政务服务效率倍增。荀子有言: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eepSeek这类人工智能大模型具备的强大算法分析能力、高效计算能力以及精准输出能力,与部分受困于“重复劳动”的政务服务工作高度适配。两者的融合,既将助力政务服务效率的跃升,又可以拓宽政务治理的“想象力”,例如自动检索相关法律条文和判决文书,能提升司法效率,又如数字化城市停车场实时资源,有助于破解城市痼疾。
治理效能整体性跃升。AI的嵌入,可以有效破除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提升治理的科学性。过去,由于治理资源等差异,农村与城市、东部与中西部的政务服务和治理能力存在着不小差距。而DeepSeek的重要价值正在于其低成本部署特性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能。专家认为,DeepSeek等大模型的引入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有助于弥合欠发达地区在政务人员素质的差距,拉近其与发达地区在服务体验上的差距,从而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公平的政务服务。
减轻基层工作负担。AI嵌入政府部门的影响还在于,其在协助基层公务员快速处理机械性重复劳动的基础上,能够用技术之“风”,吹散笼罩在基层工作者头上的形式主义“阴霾”,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让他们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事务中。它可以对政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估,优化政务服务队伍结构,实现政务服务队伍的精简与高效。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政务工作者来说是新事物,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理性的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探索,也需要澄清误区,政务工作者需要对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持有敬畏之心。
听懂公众期待。公众对DeepSeek融入政务服务抱有极大期待,但不少政务工作者从中瞥见的却是被取代的焦虑。其实,面对技术发展的大潮,与其担忧“铁饭碗”被打破,不如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反思自己的服务是否真正让群众满意。通过不断自我提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精准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提升自身的“不可取代性”,这才是技术演进背景下人的价值的归途。
看清技术实质。伴随着AI在政务服务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技术弊端也随之出现,不少人在不理解技术实质的情况下,将新技术视为机械工具。例如,个别干部过度依赖AI撰写材料,满篇充斥着“赋能”“迭代”等时髦词汇,空洞乏味、脱离际,被讽为“新型八股文”。这也警醒政务工作者,应当把AI作为开阔视野、提升效率的助手,而不是偷懒的工具。技术催生的新型懒政值得每一个政务工作者警惕。
把握政务定位。AI大模型与政务服务有适配性,但也有内置的排斥性:政务工作具有权威性、精准性、可问责性、可解释性等特点,而AI依赖互联网上海量真假混杂的信息作为训练语料,这使得它容易生成谣言或输出真假难辨的信息,造成技术反噬。例如,近期出现的“AI谣言”事件,就给政务工作敲响了警钟。政务部门在应用AI技术时,必须对其有科学、清晰的认识,合理界定应用边界。

政务服务进行AI运用。
面对AI大模型带来的“爆改”,政务工作者既要“识时务”“通机变”,更要在“变”中保持“不变”,这是政务部门当为、应为的“深度求索”。
提升AI素养迫在眉睫。要破除对立化、工具化的短视,亟须提升政务工作者的AI素养,即如何正确地认识AI、如何科学使用AI、如何将AI与政务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治理效果。这就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接入AI,不仅要求“人人都会用DeepSeek”,更要用好用活。通过制定详细的AI使用指南,明确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规范和责任归属,确保在政务服务中得到规范的应用。
“AI之外”仍需脚步与汗水。AI并非灵丹妙药,也不是全能工具,必须警惕形式普及带来的表面繁荣。虽然AI牵手政务,将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但AI并不是万能的,许多工作需要创造性思维和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例如,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弱项以及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政务工作者仍需脚踏实地,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民情,以辛勤付出赢得群众点赞。人的责任驱使、情感共鸣,任何时候都是AI所无法取代的。
重视公民信息与隐私安全。AI的政务嵌入,需要解决好场景应用、责任归属、信息伦理等问题,也需要吸取不少企业AI客服的教训,别让AI敷衍群众、掩盖问题。尤其要高度重视大模型应用可能带来的公民信息泄露与隐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掌握着海量的公民隐私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接入AI技术之初,就必须扎紧制度的篱笆,防患于未然。
DeepSeek是中国技术的深度求索,也是中国政务服务寻求突破的重要契机,是一场技术引领的自我革命。而如何将之用好、用对,兼顾效能与温度、效率与安全,则是一场理念与技术的“大考”。(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