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从普及普惠迈向免费还有多远?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认定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记者注意到,江西共有4个地区上榜,分别是南昌市湾里管理局、萍乡市芦溪县、赣州市上犹县、抚州市广昌县。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网友将其作为“幼儿园免费”的官方文件,迅速引发讨论。记者向有关部门求证得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并不等同于免费教育,而是指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更多幼儿能够享受到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有专家表示,虽然这次的“幼儿园免费”是误读,但方向值得认真考虑。
湾里管理局第二幼儿园霞麦分园举办趣味运动会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熊怡蕾、记者刘文琴 文/图
普及普惠≠免费教育 主要有3项核心指标
2月26日,在南昌市湾里管理局第二幼儿园霞麦分园,几个孩子正围着一块小菜园忙碌着。他们手里拿着迷你铲子,认真地给蔬菜除草、浇水,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走进园内,只见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多功能音体室、绘本畅读室、美工创意室、科学探索室、建构创想室等功能教室应有尽有。户外设有塑胶操场、大型教玩具、沙池、戏水池、鲜果苑、萌养乐园、开心农场等,是幼儿健体、游戏、启智的生态游戏乐园。
“幼儿园就在家门口,设施好,还不贵,费用公开透明。孩子上学方便,全家都开心。”家住湾里管理局招贤镇霞麦村安置小区的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该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后,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信心了。
在湾里管理局第二幼儿园霞麦分园,孩子们给小菜园浇水
这是湾里管理局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生动写照。今年教育部公布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名单中,湾里管理局也赫然在列。
“普及普惠其实并不等同于免费教育。”湾里管理局教体办党委委员熊鹰告诉记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认定,是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规定,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最终产生名单。目前,湾里管理局在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三个方面17项指标均已达到合格标准。
根据教育部的解析,普及普惠水平主要包括3项核心指标:一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确保该上、想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园,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保证普通家庭孩子能上质优价廉的幼儿园,基本解决“入园贵”问题;三是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体现以公办园为主导的导向,同时又为社会力量办园留足空间。
截至2024年9月,湾里管理局辖区有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15所,民办15所(含普惠性幼儿园14所)。户籍在湾里管理局的3至6岁幼儿有3410人,在园幼儿4551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456人,公办园在园幼儿301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3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7.9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6.27%。
大力发展公办园 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旨在解决当前幼儿园办学中存在的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有待提高、存在“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在湾里管理局第二幼儿园霞麦分园,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是指面向大众、收费合理、保教质量有保障、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教费的幼儿园。”熊鹰介绍。
早在2018年,湾里就制定《南昌市湾里教育网点专项规划(2018-2030)》,把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指导该局17所小区配套园均办成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值得注意的是,民办幼儿园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后,收费标准降低了,但园舍的租金并没有相应的措施予以减免或降低,有些仍按合同逐年递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压力。
以柏思湾上幼儿园为例,该园原本有150名幼儿,园舍年租金为43.86万元,每名幼儿的租金成本就为2924元。2021年进行班额控制后,共有幼儿101名,每名幼儿的租金成本增长为4343元,增加1419元,增幅48.53%。
于是,湾里管理局教体办联合房屋建设管理部门与园舍出租方协调,力争在合理范围内下调租金,并落实普惠性收费不变、租金不递增的措施。同时,加快推动周边公办园网点布局建设,比如将该园附近的阳光丽景湾小区和赣电贵府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办为公办园,提供学位360个,满足群众就近入园需求。
此外,该局还将学前教育工作列入重大民生工程,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年提高。2023年、2022年、202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分别较2017年增长344.84%、69.89%、74.9%,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公用经费每生每年分别提高至700元、400元(省定标准是公办生均经费每生每年600元,民办每生每年200元),进一步缓解民办园压力。
“幼儿园免费”为何总能引起轰动?
尽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并不等于免费,但公众对免费学前教育的期待依然强烈。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幼儿园免费”或者“高中免费”的话题总能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
“公众期待‘幼儿园免费’主要还是因为幼儿园费用较贵,尤其是在大城市。”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芳勇表示,虽然这次的“幼儿园免费”是误读,但也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普遍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向值得认真考虑。
幼儿园教育作为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无疑是每个家庭的刚需。然而,过去由于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公办幼儿园的学位供给有限,导致许多家庭不得不转向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位紧张的问题,但其高昂的学费却成了许多年轻家庭的沉重负担。在大城市,民办幼儿园的月费动辄两三千元起步,这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经济压力较大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推进下,民办园改为普惠园后,月费大多也需要一千多元,但对年轻人来说仍然不便宜,甚至有人调侃“幼儿园学费比大学还贵”。
目前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是免费的,而且政府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学位。今年1月公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另外,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其中第六十三条中也明确“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在杨芳勇看来,这样一个接近于可以实现的目标,带来的不仅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负担减轻,更彰显着教育公平的推进,但还有一些模糊之处需要廓清。例如,人们关心的政策如何具体落实?资源如何分配?政策是否能够真正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这种对政策效果的期待与质疑,自然也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从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到实现免费学前教育 未来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无论是学前教育免费还是高中教育免费,都能提高教育的普及率,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但是从推进的可能性来看,当前政策更倾向于优先推进学前教育免费。”杨芳勇指出,如《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
他建议,学前免费教育可以从学前一年逐步扩展到三年,这样压力不会突然增大,步伐也更加稳健。高中免费推进相对复杂,需要较大的财政投入,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和高质量发展,对财政保障要求更高,且区域经济社会情况各异,难以统一推行。
另外,在当下,学前教育免费的好处要高于高中免费。幼儿的家长大多是年轻人,往往刚刚步入职场,收入有限,很多人还要背负房贷、车贷等长期负债,再加上高昂的幼儿园学费,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根据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2024版《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按全国平均水平,0-2岁婴幼儿的养育成本,三年共73614元;3-5岁孩子的养育成本,三年共109614元。江西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是476228元,居全国第16位。
江西省统计局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省出生人口3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5‰。而2023年江西省出生人口29.50万人,人口出生率6.52‰。对比之下,江西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出生率均有回升。
“这至少透露出一个信号:一段时间内,江西学前教育的潜在生源数量暂时能稳定在当前的水平,这是一个政策创新推动江西学前教育发展的窗口期。”杨芳勇表示,从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到实现免费学前教育,这是一个连续统,即,免费学前教育是即将实现的未来。抓紧目前学前教育改革的窗口期做好政策创新,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家庭负担,还能鼓励生育,应对人口变化,提升学前教育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