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投资于人”,让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2025-03-10 17:42 阅读
大江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这个提法引发关注。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为何要“投资于人”?说到底就是政府的钱花给老百姓,让更多资金资源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生活成本,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更有保障、对未来更有信心,进而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式现代化,“人”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一直以来,中国对于社会民生的投入都占了财政资金支出的“大头”,财政资金民生支出逐年稳步增加,民生含“金”量越来越高,成色也越来越足。过去的一年,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以旧换新让消费者得实惠,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上亿人次……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夯实民生之基,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发展温度,擦亮价值底色,让百姓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投资于人”,是一种有温度的“投资观”,不仅是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次深刻探索,也是为了更好地回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央对地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安排809.45亿元、增长11.5%;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一个个补贴标准的提高,一条条利民举措的推出,回应的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说到底,“投资于人”就是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过上更好的日子。

  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是现代化的要义。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折不扣落实好“投资于人”,让投资更具力度和温度、更见实效和意义,人民就能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李 伟)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