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早见气如蒸——北宋郭熙的《早春图》赏析
2025-03-21 04:51 阅读
江西日报
北宋宫廷画家郭熙的绢本设色名画《早春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郭熙这件晚年创作的精品之作,不仅展现了作者精湛的画技,更传递了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早春图》展现了早春时节的山中风光。画面中,大地回暖,山间轻雾缭绕,远山巍峨挺立,近景山石嶙峋。泉水潺潺而下,汇聚于河谷,桥路楼观隐匿于山崖与树木之间。山石林木姿态万千,疏密有致。作品右上角的清乾隆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为我们理解作品的意境提供了帮助。
郭熙在《早春图》中精妙地运用了“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技法。画面主体聚焦于中轴线,通过近、中、远景的巧妙交织,营造出和谐且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这样的布局既展现了高山的雄伟,又赋予画面深远的空间感和平远的开阔视野。运用粗犷扭曲的线条勾勒山石轮廓,再以干湿浓淡各异的墨色层层皴擦,创造出独特的“卷云皴”技法。树木枝干以“蟹爪枝”形态呈现,用笔瘦硬;新叶以粗笔点缀,水纹则以细笔勾勒,笔法墨趣虽异,却都生动传神。
在《早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间活动的人们,他们或劳作、或休憩、或赏景。人物虽为画面中的点缀,但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往往忽略身边的美好和自然的恩赐。这幅《早春图》仿佛在提示我们,要放慢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欣赏人生精彩的瞬间。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深刻理解,更通过画笔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传递给了我们赏画者。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 魏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