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万寿宫、珠宝街、大士院已成网红 南昌的下一个“出圈密码”会否藏在61条先贤路名里?

2025-03-28 07:17 阅读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当万寿宫的灯火、珠宝街的喧嚣、大士院的烟火成为南昌的网红标签,接下来还会有怎样的城市记忆成为下一个爆点?近年深耕江西文化的本土电视节目主持人、画家廖杰提出,南昌有61条以中国先贤命名的道路,每一条路名背后,都挺立着一位与江西血脉相连的历史巨人。它们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可以“行走的IP”。若这些道路能以沉浸式文旅重新诠释,完全能成为“江西文化长廊”的活态展陈,打造出属于南昌的独有文化气质。

  象山南路

 

 

永叔路

渊明北路

 

  

  “南昌路名背后的故事滋养我长大”

  廖杰透露,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昌命名了第一批以先贤为名的道路,共有8条,包括子固路、象山路、船山路、渊明路、永叔路等。此后南昌一直保留着这个传统,不断用与南昌、江西有关联的杰出历史人物来命名道路,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纪念。截至2024年,廖杰统计出南昌共有61条先贤路名。

  土生土长于南昌的廖杰表示,他从小生活在丁公路街区,少年时“吊儿郎当”的他,被父亲告诫“当你过了八一广场一定要循规蹈矩”。因为那里有孺子路,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讲述南昌的英杰,首推“徐孺下陈蕃之榻”。而“陈蕃之榻”则是当时的豫章太守陈蕃,为徐孺子设立的专座,以礼待这位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

  沿着孺子路,拐弯至象山路,廖杰又被告知这是一条为纪念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而命名的道路。再拐弯来到渊明路,大多数人只知道陶渊明名传天下的《桃花源记》,却很少人知晓,陶渊明曾在南昌担任过县令,他的政绩和人格魅力曾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百姓。而子固路的命名纪念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他曾担任洪州(南昌)知州,也为南昌写过“马踏西风气自豪”的壮美诗篇。

  廖杰说,少年时的他发现,原来南昌有这么多的道路都是以先贤为名,“如果说我后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好,是这些路名背后的故事给予了我很大的滋养”。从这些路名中,廖杰深刻地了解了家乡,也更加热爱家乡。“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种滋养传递给更多来到这座城市的人呢?”

  把文化做起来,让旅行进入“深度体验”

  当下,全国各地掀起旅游热潮,网红城市不断上新,但每座城市的特色都不一样,流量和网红不是目的,品质和体验才是永远。廖杰透露,近5年来,他在社交网站的个人平台上,做了几百期关于江西文化的内容,其中有50多期是专门讲述南昌的先贤路名。“我探索历史的背后,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现实意义,这些历史文化究竟能为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作为吉安人,他曾8次申请想当南昌的太守。虽未能如愿,但南昌以永叔路来永远纪念这位文学大家。廖杰畅想,“如果能在永叔路上盖一座醉翁亭,再把这条路打造成酒吧一条街,相信这是最有诗意的酒吧街,生意肯定不差”。因为,他相信所有熟悉《醉翁亭记》的人,都愿意来此打卡畅饮,感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美妙意境。

  九江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出中国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隐藏在南昌城区繁华地段的渊明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成为南昌最“跑火”的商业街,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时尚的香港货在这条街都能买到,俗称“小香港”。如今,时代变迁,渊明路已别有一番“闹中取静”的况味。而在这条路上,不管是栽种5棵柳树以纪念“五柳先生”,抑或是以茂密桃花夹道相迎,唯有让人感受到“怡然自乐”的情境,方是领悟“世外桃源”的精髓。

  关于阳明路,廖杰说起的是南昌女婿王明阳的新婚趣事。当年这位16岁的“圣人”娶了南昌姑娘,却在新婚之夜跑去万寿宫,与道士彻夜相谈……

  聊起这些历史名人与南昌的故事,廖杰笑言,“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南昌街道办的主任”。他认为,研学游和游学是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南昌如此之多的先贤路名,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与包装,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体验”,以沉浸式旅游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复游率。

  打造地理标识,让先贤文化为南昌赋能

  为纪念先贤,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路名,这是南昌百年来的城市传统,未来也依然大有可为。廖杰感叹,回望历史,仍有很多名人大家与南昌渊源颇深,却未有一条路来纪念他们,“这是我们未来应该要补上的”。

  诗仙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你可知他曾在南昌写过一首《豫章行》,却是一首难得的现实主义表达。公元760年,李白来到南昌,目睹了新征士兵出征前妻儿老小呼天抢地的悲怆场面后,借乐府旧题写下了这首诗篇。

  成语“看杀卫玠”,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该成语讲述的是西晋时期的美男子卫玠,每当出行时,都会以独特的美貌引起大量人群的围观,导致交通堵塞,场面壮观,最终他在众人的围观下病逝。卫玠曾在南昌担任太子洗马,死后亦葬在南昌,后迁回故里。在“颜值经济”备受追捧的当下,廖杰认为,南昌把卫玠的故事讲好,必然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南昌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廖杰透露,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发现南昌以先贤命名的道路数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都是罕见的。他甚至建议,南昌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冲击世界“第一”。

  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南昌的61条先贤路正等待被重新发现。这些路名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城市文脉的活态传承,是南昌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基因”。正如廖杰所说:“当文化真正‘活’起来,城市就有了灵魂。”它能让来南昌旅游的人,了解历史知识,得到文化体验;让学子争相来这座文化之城,感受名人风骨,沾染大师的文气。我们要让伟大的先贤文化为南昌的发展赋能。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