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地方长“痣”,一定要当心!

2025-03-28 11:57 阅读
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

但大部分时间它都不痛、不痒

所以一般人并不当回事

然而有些痣长错了地方或被错误处理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哪种痣是危险的?

如何在生活中自查?

听听专家的解读

 

什么是痣?

大家常说的黑痣、痦子,一般指的是最常见的色素痣。黑色素痣是由一群黑色素细胞聚集在表皮与真皮的交界产生的皮肤良性肿瘤。黑色素细胞可能会分布在网状真皮下部、结缔组织束之间,围绕皮肤的其他附属器官如汗腺、毛囊、血管、神经等,偶尔还会延伸到皮下脂肪。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中的色素细胞会逐渐积累,这也是为什么身体上的痣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的原因之一。

临床上通常将色素痣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等。

1. 皮内痣痣细胞位于表皮下,在真皮层,常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可存有汗毛(称毛痣),少见恶变;

2. 交界痣痣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扁平,色素较深。该痣细胞易受激惹,局部受外伤或感染后易恶变,多位于手和足等易受外伤处;

3. 混合痣:皮内痣与交界痣同时存在。

如何初步判断一颗痣

是良性还是恶性?

确定痣是良性还是恶性,一般可以通过痣的外观特征、生长速度与变化、症状表现等进行初步判断。

从外观特征来看,良性痣通常颜色均匀,多为棕色或黑色,大多形状规则,常见为圆形或椭圆形,且对称性良好、边界清晰。而恶性痣颜色不均匀,有多种颜色混合,如棕色、黑色、蓝色或红色,甚至可能出现色素剥脱,出现白化的皮肤,通常形状不规则,不对称,边界模糊。

从生长速度与变化来看,良性痣直径一般不超过6毫米,生长速度通常较慢,多年变化不大。而恶性痣通常直径较大,超过6毫米,且生长速度快,可能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大。可注意观察痣的形状、颜色、大小或纹理是否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伴有疼痛、瘙痒、出血、结痂或表面破溃等现象,应高度警惕恶性痣的可能。

从症状表现来看,良性痣通常无症状,除非受到外伤或感染。而恶性痣可能出现瘙痒、疼痛、出血、结痂或表面破溃等症状,与痣内部细胞异常活动有关。

医生提示,如果个人或家族中有患恶性黑色素瘤等皮肤恶性肿瘤的病史,那么体检时应当更加重视痣的检查,并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恶性病变。

 

这几个部位长痣要留意观察

1. 易摩擦部位的痣。在易摩擦部位的痣有更高几率转化为恶性痣,如长在手掌、足部、背部等易受磨损部位的痣大多为交界痣,痣细胞相对活跃,因为常常受到摩擦,恶变几率高,必须定期观察或直接切除,以防恶变。

2. 暴露在外的痣。这些位置的痣会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过度暴露及过度日晒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3. 长在手指端、脚趾端的痣。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手指端、脚趾端以及指甲下,要特别注意。

4. 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结膜等部位的黑痣,一般属于交界痣,痣细胞比较活跃,容易发生恶变。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痣的癌变?

首先,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患痣癌变的风险。

其次,尽量避免刺激、摩擦或损伤已有的痣。外部的损伤和刺激可能会导致痣细胞发生异常改变,并增加癌变的风险。特别是那些容易受到摩擦或压力的痣,需要格外注意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要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午间紫外线强烈的时段。紫外线是引起皮肤损伤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会增加痣恶性转变的风险。

医生提醒,痣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生理现象,其发生与遗传、阳光暴晒、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年龄等因素有关。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警惕痣的异常变化,如果注意到痣的形状、颜色、大小或边缘发生明显改变,或者出现痛、痒、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可能的皮肤问题或肿瘤,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