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10件实事,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2025-03-28 18:39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3月27日,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今年江西预计增加投入29.2亿元落实10件民生实事,在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领域推出一批如食品安全检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交通保障、“口袋体育公园”建设等新措施,让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民生之事就是“幸福要事”。在江西的山水画卷里,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千家万户的“烟火日常”。此次公布的10件民生实事,既是“发展账本”,也是“民生账本”,体现着省委、省政府着力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人民新时期的新期盼、新憧憬,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成色更足。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细看江西省今年的10件民生实事,其中既有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给予更多“真金白银”支持的暖心政策;又有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月人均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的硬核举措;还有提升城市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这样关注“一老一小”的走心之举……一件件“枝叶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连接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把这些民生实事办好办妥,必将不断刷新江西的“惠民高度”“幸福热度”,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民生”是出发点,“民心”是落脚点,民生实事干什么、怎么干,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民意,顺应群众期待,切准民生脉搏,真正让民生工程直抵人心。在2025年10件民生实事中,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关注的重点。例如,在教育方面,孩子的午休一直牵动着家长的心。今年我省明确要大力推进“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求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配备“可躺式”课桌椅,优先支持在校午休学生比例较高的中小学校,优先考虑新建、改扩建学校,让更多中小学生午休可以“躺着睡”。

  共筑民生实景,共享幸福未来。站在新起点上,只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资源联动、要事共办、协力推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就能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何莉)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