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的”时代,真的要来了?

2025-03-30 15:19 阅读
潮新闻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民航局28日向广东和安徽的两家公司同时颁发了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序章正式开启

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图源:央视新闻

获得合格证的两家企业分别是:亿航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其在合肥的合资运营公司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颁发意味着,市民和消费者可以在广州和合肥相关运营点购票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及丰富多彩的商业载人服务。

那么,我们普通人距离时不时以可承受的价格“打飞的”,还有多远?

首张OC证落地,“车能上路”了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低空出行领域主要有四个主要证件,分别为PC证(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TC证(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型号合格证)、AC证(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标准适航证)和OC证(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所谓OC证(Operation Certificate),是用于确认载人类航空器,如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

据央视新闻报道,若将低空经济比作“造车”,适航三证(TC/PC/AC)解决了“车能造”的问题,OC则决定了“车能上路”

持有OC的主体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开展低空经济相关的消费场景。

据央视新闻报道,亿航EH216-S,是全球首个、中国唯一“三证齐全”(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的载人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并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可在城市空中交通、物流运输、观光旅游等领域发挥作用。

浙江吉利旗下的沃飞长空在2024年珠海航展现场展示的AE200型eVTOL。图源:封面新闻

作为eVTOL商业化运营的最后一个条件——OC证的取得意味着乘坐eVTOL出行的“打飞的”时代正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

据悉,亿航智能于2014年在广州成立。2016年,该公司在美国正式发布首款纯电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提出“城市空中出租车”的新概念。2019年,亿航智能登陆纳斯达克。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亿航全年共交付216架载人eVTOL航空器,总收入达4.562亿元,首次实现全财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盈利,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3年,亿航就与中国民航局合作,建立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运营标准。

合翼航空曾表示,获得运营合格证后,将在合肥骆岗公园率先开展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商业运营。而亿航通航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在广州各区域布局低空交通运营中心,为市民和消费者提供常态化的低空游览、城市观光等商业载人服务。

各地政策频出迎接低空客运时代

在推动低空交通出行发展方面,各地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与措施。

目前,省内杭州、嘉兴、温州等地级市均已出台低空经济实施方案,各地级市的低空经济支持政策均已提上日程。

2024年2月27日,峰飞“盛世龙”完成从深圳到珠海的首次跨海跨城飞行。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近日,广东已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发展大湾区跨境低空飞行服务。

合肥于去年8月发布了《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支持开通商业化常态化飞行航线,支持企业开通载人eVTOL、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等安全高效运行。方案还提到,支持探索推进楼顶、地面、水上等场景起降点建设试点,完善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充电等功能服务,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起降点网络。

无人机载人运营尚面临可靠性挑战

不过考虑到商业化运营的层面,自动驾驶航空器载人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依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浙江大学无人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舟告诉潮新闻记者,载人飞行,尤其是长期运营的安全要求等级肯定比单纯的无人机载货运营的要求更高。

2024年3月8日,一辆小鹏汇天旅航者X2从广州天德广场垂直起飞,通过自动驾驶,完成CBD“天德广场-广州塔”的低空飞行。图源:齐鲁晚报

“载人与载货相比,在低空飞行的相关技术要求基本一致,但机上的环境控制的要求肯定不一样,这一块载人航空器的标准要高得多,经济和时间成本也就高得多。”据方舟介绍,最大的课题是要保证乘客在飞行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当前我们依旧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问题在于,这类自动驾驶航空器的动力系统和航空电子系统很多都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尚未经国检验。”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也认为,“飞行汽车”要想实现快速发展,载荷航程、智能驾驶和适航安全是当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由此看来,普通人“打飞的”的美好愿景需要不同企业、部门、科研机构等协同合作,步步为营、稳妥推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记者 屠晨昕)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