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弘扬英烈精神,汇聚复兴伟力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清明节是缅怀先辈、继往开来的节日,也是草长莺飞、万象更新的节日,更是人们思亲缅怀、表达思念的时刻,是涵养文化传统,深化家国情怀的大好时节。清明节是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遗留形成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追思故人、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一个小小节日把今天和过去、现代与历史连接起来,让人们在其中找到“我是谁”的心灵答案,从而感恩先辈,感恩祖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的中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在他们心中,“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爱国乐章和奋斗史诗。这些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而血洒疆场的英烈,理应受到全民族永远的尊敬和怀念。以清明节为契机,致敬英烈,就是要时刻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发拼搏奋斗的动力源泉、精神内核,切实当好“红色传人”,真正把英烈精神融入“灵魂血脉”。
“家风正则后代正,家风好则万事兴”。弘扬优良家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正是过好清明节的题中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祭祀先祖、告慰先人,就是要传承他们的品德,以守正创新的眼光和态度正确对待家风的传承发展,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因此,我们要利用清明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榜样力量,从红色家书中熔铸坚定信仰,从优良家风中传承忠诚担当,切实练就修身、齐家的“硬功夫”。同时,要坚持食不求甘、衣不求华、住不求奢,教育引导家人遵纪守法,系好“廉洁扣”,绷紧“纪律弦”,在家人亲友间营造“做人常律己,正气冲云霄”的浓厚氛围,真正以优良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奋进。在时代的变迁中,革命先烈的精神彰显着永恒的价值。清明时节,人们对英雄的祭奠与哀思,都是为了在铭记中勇毅前行。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开创新的历史荣光,就是对革命烈士最好的纪念,是把历史的“接力棒”接在手中、传递下去,“跑”出新纪录、“干”出新奇迹。一方面,我们要赓续和传承好英雄的精神,筑牢信仰基石,以烈士的精神滋养心灵,时刻拧紧思想的“总开关”,筑牢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要见贤思齐、担当作为、敬业奉献、心系群众,以更加良好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
追思怀远,承志前行。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把先辈、先烈、先贤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