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电赛道上奋力奔跑

2025-04-09 05:04 阅读
江西日报

  粗磨、精磨、抛光、磨边,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枚枚直径5毫米的镜片源源不断从机器中运送而出……3月31日,记者走进江西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联光电),在车间里看到了这一幕。

  “目前公司的订单量充足,出货期排得很满。”超联光电副总经理潘志明告诉记者,为确保订单及时交付,企业生产线全开,满负荷运转。

  超联光电是一家光学冷加工专业制造企业,2010年落户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深耕光电产业,推动产品从最初的光学镜片冷加工,向光学平面元件、医疗内窥镜、模造玻璃透镜、红外光学镜片镜头等更多领域延伸。

  在研磨车间,潘志明拿起一枚打磨好的镜片告诉记者,这是光学球面镜头上的第一枚镜片,也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十余年来,公司深耕一号镜片领域,从最初年产量不过3000万片,到现在年产量达2.1亿片,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

  产量大增的背后,离不开数字化转型的助力。

  “2018年以前,产品基本是靠一人一台机器,一枚一枚地研磨。”潘志明回忆道,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化转型就成了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径。“虽然前期投入压力很大,但当时如果不顶住压力,公司的发展会越来越受限。”

  从2018年起,超联光电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对工艺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目前企业的自动化率已超80%。“车间智能化程度提高了,一名员工以前只能操作一台机器,现在可以操作十几台。”潘志明说。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超联光电并没有满足于“一招鲜”,而是依托技术优势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生产领域也拓展到医疗内窥镜、棱镜、安防镜头等一系列光学产品,并陆续孵化出江西微视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光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上饶市鼎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中,微视光学生产的耐高温高压硬管医疗内窥镜,实现了医疗内窥镜的国产替代。

  “2024年,公司开始布局红外光学镜片镜头生产项目。”潘志明介绍,去年底,企业投资20亿元建设精密光电及医疗光学创新基地,计划建设约8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用房,用于医疗光学扩产、光学平面元件扩产、光学模造透镜深加工、红外光学等4个项目,这也是超联光电专注细分领域,竞逐精密光电、医疗光学等光电新赛道的关键之举。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