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甲亢哥”中国行背后的民间力量

2025-04-09 07:41 阅读
“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最近,中国的网络社交平台被美国网红“甲亢哥”刷屏了。“甲亢哥”本名为小达伦·沃特金斯,在外网拥有3800万粉丝,因为表情极度丰富,情绪时刻处于“爆炸”状态,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甲亢哥”。

 

  从3月24日开启中国行以来,“甲亢哥”在外网引发了一阵阵旋风:在京沪高铁上体验全程2k直播不卡顿的超级网速,在北京穿东北大花袄逛故宫喝豆汁爬长城,在成都采耳喝功夫茶吃麻辣火锅……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甲亢哥”几期中国行直播的播放数据动辄数百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由此引发的“Real China”(真实的中国)话题也被持续热议。

图源|半月谈

  “甲亢哥”吸引大量关注的背后,除了他的“网红效应”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对于做好“Real China”的国际传播,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来到中国的这些天里,“甲亢哥”可真是“忙坏了”,从上海的摩天大楼到河南的少林古刹,从骑共享单车穿行市井到被广场舞大妈“拉入”秧歌队伍,“甲亢哥”的镜头里不只是一部“中国游记”这么简单,他的直播展现了中国都市的繁华、高铁的便捷、少林功夫的震撼,以及中国人的友善。

 

  “原生态”的镜头让有偏见的人破防。西方媒体长期以“阴间滤镜”塑造中国封闭、落后的形象,而“甲亢哥”的镜头却展示了全然不同的图景:上海街头的智能机器人送餐、故宫红墙下穿汉服打卡的“Z世代”、高铁隧道内流畅的5G直播,以及各地“好到离谱”的治安等等。他在深圳体验比亚迪水陆两栖车时高呼“中国车太牛”,在华为门店看到三折叠手机后再次惊呼“这手机太疯狂了”,这些都让外国网友感叹“中国的未来感,让我感觉他们处于2050年”。

“甲亢哥”体验中国制造的汽车下水行驶

图源|深圳特区报

  这其实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年初中美两国网友在小红书上“对账”后,外国网友就有过一番惊叹。但“甲亢哥”带来的现场冲击,还是让不少对中国仍抱有偏见的人破防了。因为他们认为,不少博主的视频是AI生成的,有些博主发的内容是中国花钱买的“宣传品”。

  而“甲亢哥”的直播证明:中国无需刻意证明“强大”,只需展示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便利店里的扫码支付、广场舞大妈的活力,便是最好的说明。

  年轻人间的互动交流擦出“海内知己”火花。当美国“Z世代”遇上中国青年的萨克斯,当抽象整活碰撞少林功夫,当魔性笑声对阵川剧变脸……“甲亢哥”中国行让海内外网友看到,中美文化在年轻人的互动交流中,会产生多么和谐欢乐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通过无剧本、无滤镜的视频或直播来展示真实中国,这样的外国网红,“甲亢哥”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此前,加拿大博主瑞安、法国人里昂,都凭借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通过视频分享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打开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关键在于青年之间的交往。打动“甲亢哥”等外国网红和外国网友的,不仅是中国的美景、美食,更有真诚热情的人文情谊。中外“Z世代”年轻人,正在以群体认同而非冷战思维,成为弥合文化鸿沟的“海内知己”。

  现象级的文化破圈引发讨论热潮。“甲亢哥”或许并没想过,自己在“遥远的东方”能引发这样的讨论热潮。截至4月8日中午,在海外某视频网站,“甲亢哥”中国行8场直播共收获了6412万次观看,仅其在重庆直播的6个多小时,就吸引了875万次观看,收获上万条留言。

  这场文化破圈并不是“甲亢哥”的一人之力,短视频平台还通过挑战赛、话题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放大“甲亢哥”的影响力,提升了网友的参与感。从B站“鬼畜区”的二次创作,再到微信表情包的裂变式传播,“甲亢哥”表情包成为宣传交通安全、地方文旅的素材;在评论区,海内外网友在留言中交流差异,寻找共性,发现彼此之美,成为继《黑神话:悟空》游戏、DeepSeek、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之后的又一张中国文化传播新名片。

 

  从去年爆火的“ChinaTravel”,到年初的中美两国网友小红书“对账”,再到之后的线上互发家庭照的中美两个普通家庭在上海“奔现”,以及这次“甲亢哥”在全球互联网引发“中国热”,都让我们看到民间交往的火热与期待,也启示我们,做好国际传播,民间力量大有可为。

  通过民间对话实现叙事突围。西方媒体长期以来炮制的信息茧房,却在“原生态”的镜头面前现出了原形。“甲亢哥”的亲身体验,让中国免签政策的便利性、城市治安的可靠性等宏观议题,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具象符号。

  “甲亢哥”中国行的深层价值,在于打破信息茧房。未来的国际传播,需要更多民间视角、即时互动、去滤镜化的内容,像“甲亢哥”这样的“洋网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比如,能否将“网红外交”纳入国家文化出海体系;利用AI实时翻译、元宇宙场景构建等技术,降低跨文化沟通成本;借助国际KOL、旅行博主等“外部声音”,让世界看到更真实、立体、多元的中国。

  用双向真诚奔赴进行“跨文化”交流。正如“甲亢哥”在直播时用生涩中文喊出的“我爱中国”,这种真情流露的告白具有直击人心的穿透力。

“甲亢哥”在深圳

  “甲亢哥”的镜头之所以能够成为流量“引爆点”,既在于他自带笑点的“甲亢式”表情,更在于中国民众和他的友善互动。“甲亢哥”的镜头聚焦于鲜活个体:爆肚店店员的微笑、习武少年的认真、肖像画者的友好……这些市井生活让我们看到,跨文化交流不是单方面迎合,而是自信、坦诚地平视对方,才能让文化交流走进日常、走进心灵。

  从“猎奇围观”到“价值认同”。“甲亢哥”中国行先后打卡了上海、北京、河南少林寺、成都、重庆、香港、深圳、长沙等地,引发海外社交平台的广泛关注。从最初,外国网友好奇他在中国的“发疯式Citywalk”,到跟随他的全程直播,沉浸式感受中国的人间烟火,“甲亢哥”中国行走红海外的实质,是唤起了外国网友对中国的文化认同。

  在国际传播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内容产品的兴趣和理解定然不同,但总有些真善美的东西是能够打破壁垒、人人发自内心向往的。比如,当外国网友第一次看到李子柒的视频时,朴素的田园气息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当“亚洲象旅行团”吸引全球目光,守护大象的故事让外国网友感受到了中国对动物的友好、对环境的珍视。

  很多元素看似静默无言,实则都是传递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有力宣言。当我们更加挖潜我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就会发现,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都会多起来。

  当然,“甲亢哥”中国行被热议,也说明这样的真实记录和传播还不够。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既需要更多“甲亢哥”这样的“野生代言人”,也需要中国民众化身文化传播的“民间大使”,让世界在“平视的共鸣”中,感悟“Real China”的魅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