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海纳百川,破浪前行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这一比喻,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的特质与底蕴,展现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充足底气和豪迈信心,更彰显着中国经济面对风雨洗礼而“海纳百川”的从容与坚定。
中国经济如海一般“大”,体现在规模与体量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空间。从总量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多年来持续稳健增长,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堪称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动力源”。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攀升,产业体系完备,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高科技产业,从农业现代化到现代服务业,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构筑起坚实的经济大厦。
中国经济如海一般“稳”,是来自无数次风浪洗礼中铸就的智慧与坚定。中国经济发展之路布满荆棘,遭遇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等诸多难题。然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从未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始终稳固。特别是近年来,尽管受到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仍展现出强大韧性,迅速复工复产,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产业链供应链加速修复,经济增长曲线持续上扬,彰显出深厚的发展根基与抗风险能力。
大海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纳万千河流,中国经济亦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如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更是为沿线国家搭建起合作共赢的桥梁,促进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广阔视野与责任担当。众多外资企业纷纷扎根中国,共享发展红利,如特斯拉在上海建设超级工厂,苹果等跨国企业持续加大在华投资,生动诠释了中国经济开放的魅力。
中国经济的大海百舸争流,发展各具特色。以浙江为例,作为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凭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出极具活力的电商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西部地区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不断缩小区域差距,为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这片大海必将继续奔腾向前。我们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内需,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投资效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动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资源汇聚。我们坚信,中国经济这片大海,定能以“海纳百川”的从容与坚定,在开放中发展壮大,以磅礴之势续写新的辉煌篇章。(何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