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来都来了”,门票能否“免就免了”
2025-04-09 22:19 阅读
光明网
越来越多的国内景区进入“免票”时代。河南洛邑古城自4月7日起,将停止现场售票,免费开放,实行线上实名预约入园。清明假期前后,多个景区推出免票或降价政策,向游客敞开了大门,引发关注和热议。特别是5A景点、“中国第一水乡”、“老牌古镇”周庄,也官宣景区工作日票价实施5折优惠,且游客购买一次原价门票并实名登记后,即可无限次免费入园,相当于变相宣布实现永久免费。
景区免门票或降低票价后,看似损失了一点门票收入,实则却能带来客流量的增长,激发更大的消费潜力,带来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的消费,不是免去的门票钱可以比拟的。相关数据显示,旅游经济中1元的直接收入,可以带来6.8元的间接收入。相反,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门票,会让不少游客压缩其他方面的消费,甚至望而却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收门票有收门票的理由,免门票也有免门票的考量,免费并非终极目的。对于想要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来说,算一算大账,换一换思路。“免门票”或者说“象征性门票”,将游客请进来、留下来,盛情难却“打卡、买单”。让老百姓享受更好旅游体验的同时,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积极拉动“食、住、行、游、购、娱”的消费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