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减少美国影片进口,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5-04-11 12:33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4月10日,国家电影局宣布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同时强调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将继续引进更多国家的优秀影片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一表态迅速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已显疲态。例如,中国电影市场上已连续两年没有出现票房过十亿的好莱坞电影。2024年度票房最高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仅获9.57亿元,还略低于2023年榜首的《速度与激情10》的9.84亿元。和好莱坞影片“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两年,其他国家进口电影,特别是具有广泛观众基础的动画电影开始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又如,2023年《铃芽之旅》将日本电影在国内的票房纪录推高至8.07亿元,在其助力下,当年日本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共产出23.1亿元票房,占进口片总票房的25.9%,同比增长322%。

  因此,这次调整,既是一次顺势而为的市场调节,也意味着转向更广泛的文化开放。此举将推动全球电影产业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偏好,促进更多国家通过内容创新参与竞争,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

  对于美国电影,国家电影局并非“一刀切”,而是动态调整。例如,近期仍有多部好莱坞影片按计划上映,如《速度与激情7》十周年纪念重映。笔者认为,为更好地满足国人对优质电影的需求,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应通过票房、口碑等客观指标筛选优质进口片,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欧洲、亚洲等地区优秀导演、演员、编剧合作合拍,构建多元文化交融的产业生态。在本土产业链上,要避免饭圈化、快餐化影响,在选角、编剧、制作、发行等方面发力,力求精品化,不断巩固国产电影竞争力。

  (黄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