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入账” 绿水“计价” 干出好年景 拼出好气象丨吉安打造数字化运营平台盘活绿色资产

2025-04-13 06:53 阅读
江西日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吉安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歆 通讯员胡沙沙、张苡歆报道:4月9日,两道白浪划破吉安市白云山水库静谧的湖面,满载游客的快艇向水库中心的匠心谷景区驶去。这处面积达750公顷、曾沉睡多年的水库湖区,被吉安市“两山”公司竞得25年存量资产经营权后,又通过吉安市生态资源储蓄运营平台对水面旅游项目进行招标,走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

  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制不够健全、生态产品市场化运营不足、生态资源收储风险高……这些问题曾经阻碍了吉安市“两山”转化的前行步伐。为此,吉安市于2024年5月打造了生态资源储蓄运营平台,引导市场与政府共同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转换通道,实现了生态资源所有者与经营开发者、第三方机构(金融、评估)精准对接、有效合作。

  “这套平台包括资源中心、评估中心、金融中心、交易中心等8个模块,可以查询全市生态资源的详细信息,包括位置、权属、面积等。”吉安市“两山”公司总经理肖斌告诉记者,“摸清家底”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目前,该平台已掌握吉安市各类生态资源数据超3900万条,摸清并录入生态资源894万个、生态项目94个、生态产品1.1万个。

  “过去,县级层面缺少生态资源评估机构。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选取全国范围内的生态项目评估机构,省时又省力。”高铁新区状元湖公园城市生态文旅项目负责人庄逢如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47家权威的省内外知名评估机构接入了生态资源储蓄运营平台,生态资源评估、土地规划、司法鉴定、工程造价等业务都可以“一键开展”。吉安市各市直单位业务科室、全市“两山”公司、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都可以接入平台,共享机构资源。截至记者发稿时,吉安市已完成生态资源评估4586宗,评估价值达858亿元。

  “为生态企业引入金融活水,也是平台的特色亮点之一。”肖斌介绍,该平台金融中心与“吉惠通”平台及多家金融机构对接,上线了诸如取水权抵质押、农村生产要素抵质押、公益林补偿收益权抵质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果蔬价格保险、小龙虾收益保险、中药材价格指数保险等特色农险95个,进一步搭建起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桥梁,先后完成绿色金融融资贷款177.4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数据显示,吉安市生态资源储蓄运营平台上线以来,全市生态资源交易累计完成交易19宗,交易金额4亿余元。一条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规模化整合、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的全链条转化新路径,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