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保卫战”:重症肾损伤的护理

2025-04-14 09:47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唐敏杰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过滤器”,在维持体内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肾脏严重受损时,患者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生命的威胁。重症肾损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医疗问题,护理过程中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这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接下来,本文深入讨论在肾损伤的“保卫战”中,护理人员如何应对挑战,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一、肾脏保护:细心观察,及时应对

  重症肾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要从细心的观察开始。肾脏损伤往往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过程,尤其在早期,很多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肾脏功能一旦受到损害,身体其他器官也会出现连锁反应,因此,早期识别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尿量、尿液颜色和质量。如果尿量明显减少或尿液变得异常浑浊、带血,可能是肾脏已经受到一定的损伤,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此外,患者的水肿、呼吸急促等症状也可能是与肾功能障碍有关的信号。为确保对病情及时反应,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血压、心率等指标,确保肾脏不再承受过多负担。

  除了观察,护理人员还要时刻保持警惕,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肾损伤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药物、感染、过度劳累等。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判断潜在的病因,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而家属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顺利渡过治疗期。

  二、水电解质平衡:精准控制,预防并发症

  水电解质平衡是肾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肾脏主要通过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而肾功能受损时,这一调节能力会大打折扣。此时,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患者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体内水分的输入和输出量,确保患者不出现过多水分积累或脱水现象。与此同时,必须时刻监测患者的血钠、血钾、血糖等指标。如果患者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液体的补充方式和速度,确保体内的电解质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对于家属而言,这一环节可能并不容易理解。家属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患者需要限制水分摄入,以及血液检测结果为什么不断变化。实际上,这是因为患者的肾脏无法有效排除过多的水分或调节电解质,所以护理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避免任何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在此过程中,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显得至关重要。

  三、心理支持:关怀与陪伴,共同面对挑战

  对于重症肾损伤患者来说,疾病的困扰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心理上的压力同样不可忽视。患者常常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感到焦虑和沮丧,这种情绪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康复进程。而对于家属来说,看着亲人陷入病痛,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也常常让他们感到无助和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不仅是对患者身体的照料,还是对患者心理的关怀。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有效做好安抚工作,护理人员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尽力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解答其疑问,并消除他们的恐惧感。此外,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和关爱,从而极大程度地改善患者情绪,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对于家属来说,护理人员的支持同样不容忽视。家属常常陷入焦虑和困扰,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重症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家属理清思路,向他们解释病情的进展,提供必要的照护技巧,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参与护理过程,这不仅能够增强家属的信心,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

  四、结语

  重症肾损伤是一场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在科技不断进步和护理手段不断创新的今天,患者和家属并不孤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精准的水电解质管理和全面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护。在患者的康复道路上,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上的支持,更是情感上的陪伴。通过患者家庭与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重症肾损伤的治疗与护理不再是一场无法跨越的鸿沟,而是可以一起面对并战胜的挑战。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