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全解析:从预防到治疗
胡德珍 浦北县人民医院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在卵巢上的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更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尽管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5年生存率并无明显提升。因此,对卵巢肿瘤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一、卵巢肿瘤概述
卵巢肿瘤可发生于女性任何年龄段,但多发群体为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产的妇女。常见发病部位是卵巢,常见症状包括下腹沉坠或牵痛、腹部肿块、腹水、衰弱、发热、食欲不振等。
卵巢肿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分为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其中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50%~70%。
二、病因分析
卵巢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机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机体因素: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产的女性发病率较高,而分娩次数多、哺乳和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率相对减少。这可能与“不断排卵”致癌学说有关,认为排卵造成卵巢上皮细胞的损伤,反复损伤和修复过程促发癌变。
遗传因素:多数卵巢肿瘤病例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30%~50%卵巢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肿瘤患者,表明遗传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电离辐射、石棉、滑石粉等环境因素会增加诱发卵巢肿瘤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缺乏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三、临床表现
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因其性质、大小、生长速度和有无继发变性或并发症而异。较小的包块一般不产生症状,偶有患侧下腹沉坠或牵痛的感觉。较大的包块可清楚触及腹部肿块,表面光滑,无压痛,有囊性感。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包块多不规则,无移动性,可伴腹水,短期内出现全身症状如衰弱、发热、食欲不振等。
部分卵巢肿瘤如粒层细胞瘤,因产生大量雌激素,可引起性早熟的症状,表现为女性特征如体格、乳腺、外生殖器均发育迅速,并出现月经,但不排卵。骨骼发育可超越正常范围,尿中雌激素增高,同时尿中促性腺激素升高。
四、诊断方法
卵巢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征象:患者感到腹胀、便秘、尿频,自觉腹部有包块。有些肿瘤可引起性早熟、绝经后出血、男性化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肿瘤的重要手段,可以判断肿瘤大小、部位、质地、与子宫的关系及有无腹水等。CT及MRI检查对判断肿瘤大小、质地、与盆腔各脏器之间的关系,特别对盆腔和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有一定价值。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CA125对诊断卵巢上皮性癌有重要参考价值,AFP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价值,HCG对原发性卵巢绒癌成分的生殖细胞瘤有诊断价值。此外,性激素测定也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
五、预防措施
卵巢肿瘤的预防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有害环境和慎用药物等方面。
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均衡,少脂肪、多钙质。身体含有过多饱和性脂肪的女性与缺钙的女性更易患卵巢肿瘤。因此,应均衡饮食,多摄取纤维素,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饮食的脂肪含量,适当摄入钙质。
多运动或做家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较低。若没有时间进行专门运动,可以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使用真空吸尘器等,每周3~4小时左右,可有效减少患卵巢肿瘤的概率。
六、治疗方法
卵巢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保守治疗等。
手术治疗:为避免良性卵巢肿瘤发生恶变以及肿瘤进一步生长,通常需要切除患侧的卵巢肿瘤;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切除全子宫、双附件,术后可能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彻底切除肿瘤和转移病灶,减少复发机会。
保守治疗:中医学将卵巢囊肿归属于“症瘕”范畴,多由七情内伤、房事过劳、阴阳失衡引起。保守治疗通过针对整体病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给予中药制剂如桂苓消瘤丸等,使囊肿吸收、缩小,最终完全消失,达到使患者彻底康复的目的。
七、术后护理与随访
患者术后需要休息1~3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禁盆浴、游泳、性生活1个月。保持伤口干燥,愈合后再沐浴。饮食鼓励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1个月内禁油腻、辛辣,勿食过饱,忌鹿茸、党参等活血补品。
术后定期随访是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卵巢非赘生性肿瘤直径<5cm的患者,3~6个月定期复查。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或转移病灶。
八、结语
卵巢肿瘤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通过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以及采取预防措施和调整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女性朋友们应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自身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