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花’开上栗、一‘炮’而红”的流量密码
站在杨岐山上俯瞰,赣湘边界的上栗县正上演着传统产业的“变形记”:188家标准化工厂取代1.4万个家庭作坊,AI机器人与千年非遗技艺共舞,“智慧安监”系统让2万余个监控点位连成“天网”。这个曾因花炮产业贡献全县近70%税收的“中国烟花爆竹之乡”,用科技赋能、营销破圈、文化铸魂的“三重奏”,奏响了传统产业转型的“最强音”。
科技赋能,让“老手艺”装上“新引擎”。在金坪烟花的生产车间,两辆橙色无人驾驶运输车正穿梭于各工序间,这个“会思考”的“铁家伙”将安全风险降至“冰点”。这样的场景,正是上栗花炮产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缩影。全县建成48条自动化生产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助力上栗跻身省级碳达峰试点城市。上栗坚持以推进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国首个花炮原材料采购大数据平台,奋力推动行业做大、企业做精、产品做新、市场做活,推进传统花炮产业从低端迈向高端。“花炮十条”政策推动企业设立专项研发基金。“花炮工匠”评选、新产品评比等活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目前,全县烟花爆竹企业拥有529件有效注册商标、144件专利。数据显示,2024年上栗花炮出口逆势增长20.3%,上栗花炮发展成为强县富民的百亿级支柱产业。
营销破圈,从“卖产品”到“卖场景”。上栗深谙“流量即销量”的法则,将烟花从“节庆符号”升级为“体验经济”。“星空之冠”礼花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绽放、“跨年焰火秀”在武功山上演,上栗创新“烟花+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节庆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每年24场主题焰火秀,吸引了贵州村超、昆山春晚等活动的邀请。同时,上栗县积极开展上栗花炮“中国行”“海外行”等助企活动,通过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展现出“文化外交官”的风采:2024年国际花炮经贸合作会上,上栗企业与外商签署超亿元订单;德国纽伦堡玩具展上,“迷你掌上烟花”成为海外家庭的爆款玩具……上栗县坚持“本地练”“全国比”“世界放”三轮驱动,积极引导花炮企业创新做精品,加速产品出新、出圈、出海,以“全球燃放”的野心,让传统产业“炸”出国际朋友圈,不仅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还出口到东南亚、欧美、中东等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铸魂,让“老技艺”焕发“新生机”。每年4月“花炮祖师”李畋生日之际,上栗县都要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上栗致力于挖掘花炮产业的文化底蕴,组建“上栗花炮文化论坛”,建设花炮文化街、花炮广场、花炮展示中心等,全力打造“中国花炮文化节名城”,以文化赋能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金圆狮”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赞誉,“极速派对”等特色新品火爆网络。在湘赣边创意焰火燃放大赛及新产品创意大赛中,上栗县金坪、洋沣等企业屡获佳绩。这种“传统基因+现代表达”的产品策略,让上栗花炮从“节庆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上栗花炮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底蕴。
从“火药味”到“科技范”,从“制造”到“智造”,从“有文化”到“卖创意”,上栗花炮的突围之路揭示着传统产业转型的深层逻辑:当传统手工工序遇见工业互联网,当千年非遗技艺遭遇人工智能,当“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仪式感融入“国潮”新消费,古老产业就能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一飞冲天”。这朵绽放在赣湘边界的花炮“奇葩”,不仅照亮了县域经济的新赛道,更在全球产业转型的坐标系中,标注出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范式”。
(刘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