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打光迷人眼,网购玉石翡翠如何避坑?
所谓的“满绿冰种”竟是染色石英岩;商家承诺的“无纹无裂”,到手却成了裂纹遍布的残次品;号称“缅甸老坑料”的翡翠,鉴定后却发现是危地马拉料……
据了解,美颜滤镜、商家欺诈,加上非标准化产品本身的成色争议,是网购玉石翡翠频繁引发消费投诉的主因。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避坑呢?
传统造假手段依然盛行
“很多人花了高价,到手的货品却质量很差甚至根本不是真品。”持有FGA(英国宝石协会证书)证书的珠宝鉴定师小北在社交平台拥有不少粉丝,每年为上万名顾客提供网购玉石翡翠的鉴定、选购建议服务。
小北告诉记者,市场上最热门的两个珠宝品类便是和田玉和翡翠,顾客找他鉴定的也大多是这两类。用成本极低的人造乳化玻璃来仿造和田玉,对劣质翡翠进行酸洗注胶……此类传统的造假手段依然盛行,小北说,顾客给他展示的玉石翡翠中,此类假货大概占30%。
记者查阅近年来的法院通报发现,在消费者网购玉石翡翠后提起诉讼的案件中,产品被证实为假货的情况很多,有的不良商家用钠长石玉、石英岩玉原料冒充翡翠原石,还有商家用方解石玉冒充和田玉镯。
有证也不一定靠谱
不少消费者迷信证书,但有证并不意味着100%靠谱。“一台打印机,便可以打印出一堆证书。”小北告诉记者,市场上的假证书不在少数。
“定制类产品,有时第一天下单,第二天货品和鉴定证书就发出了,时间上根本不合理。”从事法律工作的徐晨曾为不少购买玉石翡翠踩坑的消费者提供法律服务,他告诉记者,一种常见的欺诈手段是将翡翠“危料”当成“缅料”出售。在翡翠行业里,缅甸出产的翡翠通常被认为比产于危地马拉的翡翠品质更好、价值更高,但没有经验的普通人难以分辨。而根据国家标准,产地并不属于翡翠的鉴定项目之一。一位玉石翡翠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可以通过微量元素检测来判断翡翠属于“危料”还是“缅料”,但在检测报告中也并不会标明产地。
鉴定标准的缺失,使得消费者即使以高价买到了“危料”,也难以构建完整的维权链条。在徐晨办理的一个案件中,买家花了30多万元购买两件翡翠制品,到货后才发现买到了“危料”。该案中,尽管司法鉴定机构的专家口头认定翡翠是“危料”,但并未在鉴定结论中写明,法院最终只判决退货退款,没有支持退一赔三的诉讼请求。
滤镜美颜带来成色争议
更棘手的是关于成色的争议。一旦失去直播间里美颜、滤镜的加持,到手后的玉石翡翠往往让人感觉黯然失色。徐晨说,他在开庭的时候,曾经让卖家现场打光,复现视频里的效果,但商家却无法在现场重现视频里翡翠的成色。
平台上的灯光滤镜也会隐藏许多小问题。很多消费者在图片视频里没有看到商品有瑕疵,收货后才发现产品有裂纹等瑕疵,与图片视频里呈现出来的价值不符。“比如说有些裂纹,摸起来已经硌手了,价格可能直接打对折。”小北介绍。
由于玉石翡翠具有非标准化的特性,应该卖多少钱,难以有个明确的标准,也让消费纠纷更容易发生。“玉石翡翠的真假是有标准鉴定方法的,但其他很多东西很难去量化,比如说冰种、玻璃种是什么样子,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玉石翡翠专家告诉记者。
定制商品更易引发纠纷
相比成品,不可退换的定制类的玉石翡翠产品更容易引发纠纷。今年3月,韩女士花费5000元,在某平台的一个直播间购买了一款定制的翡翠手镯。
直播间里刚刚做好的镯子
根据主播的描述,镯子做好后会有一处内圈沙眼,韩女士表示接受。但镯子到手后,韩女士认为不仅镯子的“种水”远不如直播间里的好,镯子上还存在几处商家没有事先告知的沙眼、瑕疵。
韩女士拍摄的镯子
韩女士拍摄的镯子
韩女士想要退货,但商家表示,该镯子是定制商品,不能退换。平台介入后,表示需要韩女士自行对手镯委托鉴定,如果鉴定出问题才可以退货。但韩女士了解到,鉴定机构并不会在证书里写明是否有瑕疵。最终平台只同意给韩女士50元的现金补偿,便以结案为由不再处理。韩女士只能考虑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权。
“商家会告诉你毛坯定制更划算,但实际上,定制商品基本是不退不换的。而且在给你看毛坯的时候,也会用美颜滤镜,让你觉得品质很高。等你收到成品,才发现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这时候想退都很难,如果消费者拿不出证据,平台一般会偏袒商家。”小北说,即使商家同意退货,也会收取很高的手续费。“比如你花了1万元买的手镯,退的时候可能要扣20%的手续费,损失很大。”
脱离平台交易风险更大
另一个高风险的购物行为是脱离平台进行交易。“前几天有一个前来咨询的女生,从直播间被拉到微信上交易,花了35000元买了一条假货翡翠手串,成本估计也就几十块钱。交易完成后商家就消失了。”小北告诉记者。
徐晨也曾经碰到,一些卖家在销售时承诺“鉴赏期内不满意可无理由退货”,但等到买家发现货不对板提出退货时,卖家往往不再回应,甚至直接失联。“因为这些交易并非通过网购平台完成,卖家一旦消失,消费者如果不请律师介入,基本只能认栽。”考虑到诉讼成本,很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放弃维权。
避坑指南:网购玉石翡翠留意四点
选支持鉴定服务的商家。“目前一些网购平台规定,商家在发货给消费者之前,必须先将产品寄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制作证书,这一流程基本可以杜绝低劣的造假行为。”
选择七天无理由可退换商品。小北建议消费者选择有鉴赏期、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商品,尽量购买成品,谨慎购买定制商品。要利用好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时间,找懂行人帮助鉴定商品的成色。要“多看少买”,不断学习相关知识。
选择在自然光下直播的直播间。如何避免被打光美颜影响判断?小北分享了一个小方法,可以通过观察主播的手来判断是否开了美颜滤镜。如果主播的手看起来很白、很细腻,甚至没有指纹,那大概率是美颜过重。
全程录屏,别去私域交易。从保存证据的角度出发,徐晨建议消费者在直播间选购玉石翡翠时全程录屏,并在此过程中要求卖家明确说明产品的产地、品质等。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被商家引流到微信等私域渠道进行购买,从而失去平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