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真伪简易辨别
石武正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一、引言
在我国医疗保健领域,中药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市场上的中药材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伪劣药材混杂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劣质中药材不仅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看外观
中药材的形态学特征在鉴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天麻为例,其正品形态呈现椭圆形或长条形,表皮具有显著的纵皱纹以及由潜伏芽排列形成的多轮横环纹;一端可见鹦嘴状顶芽或残留茎基(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脐形凹陷疤痕(俗称“肚脐眼”),与之相比,伪品的形态多不规则,且横环纹模糊。人参正品主根具明显芦头(多年生者可见层叠芦碗),皮部有放射状裂隙形成“菊花纹”,须根具疣状突起(珍珠疙瘩)。需特别注意区别这些药材与商陆根。商陆根呈圆锥形,断面有同心环纹,芦头短小或无芦碗,且商陆根有毒(误食可致呕吐腹泻)。而西洋参表面横纹细密,质地坚实,味微苦而回甘,断面裂隙少。中药材的尺寸通常存在一定的规格范围。以枸杞子为例,宁夏枸杞粒径较大、形态饱满,其长度一般介于6至20毫米,直径范围为3至10毫米;相较之下,一些伪劣品的枸杞子可能尺寸较小、形态干瘪。然而,尺寸并不能作为唯一的鉴别标准,必须结合其他特征进行综合评估。在中药材鉴别过程中,色泽特征是关键的辨识指标之一。以金银花为例,正品药材呈现棒状形态,上端较粗而下端略细,整体略显弯曲,其表面颜色为黄白色或绿白色(随贮存时间延长,颜色可能逐渐加深),并被短柔毛密集覆盖;相对而言,伪品的色泽往往过于鲜艳或显得暗淡,与正品存在显著差异。再以丹参为例,其正品表面呈现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质地粗糙,并具有明显的纵皱纹;而伪品可能表现为颜色偏淡或分布不均。
三、闻气味
众多中药材均具备其特有的天然香气属性。例如,薄荷展现出一种清凉的香气特征,嗅之可产生清凉感;丁香则以其浓郁的香气、辛辣味以及麻舌感而著称。若中药材的香气与预期不符,或表现为异常刺鼻、异样,往往暗示着该药材可能为伪品。正品中药材的气味强度一般保持相对恒定。以当归为例,其具有显著的浓郁香气,味觉上表现为甘、辛、微苦的复合口感;若当归的气味显得淡薄,可能表明其质量欠佳或为伪品。
四、尝味道
中药材的味觉特性各异。以甘草为例,其味甘而独特,口尝时可明显感到其甜味;而黄连味极苦,正如俗语所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其苦味不显著,可能并非真品。然而,在进行味觉鉴别时,必须谨慎行事,特别是对于含有毒性的中药材,如乌头、马钱子等,严禁随意尝试。此外,部分中药材在咀嚼过程中,其味道会经历一定的变化。例如,山楂初尝时味酸,继而微甜,而伪品的味道变化可能不显著或与正品存在差异。
五、试质地
中药材的质地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以天麻为例,其质地坚硬,难以折断,断面相对平整,颜色呈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具有角质样光泽;而其伪品的质地可能偏软或偏脆,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再如地黄,其质地柔软而具韧性,不易折断,断面呈棕黑色或乌黑色,具有光泽并带有黏性;伪品则可能质地偏硬或缺乏黏性。此外,通过评估中药材的重量亦可辅助鉴别真伪。例如,正品沉香质重,入水后即沉或半沉;而伪品沉香可能因质地较轻而漂浮于水面。
六、水试和火试
水试法指将中药材浸入水中,以观察其在水中的变化特征。以西红花为例,其在水中的表现特征为橙黄色色素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导致水体染成黄色,无沉淀物出现,且其柱头呈现喇叭状结构,具有明显的短缝。相对而言,假冒品可能导致水体迅速变色,并伴随杂质沉淀。再以胖大海为例,正品在热水中会显著膨胀,体积可增大至原来的8至10倍,而伪品的膨胀程度通常较小,甚至不发生膨胀。火试法则是通过点燃中药材来观察其燃烧现象,按《中国药典》规范描述,取血竭粉末置白纸上,火烤熔化后呈暗红色,残留黑色灰烬,燃烧时产生呛鼻烟气。
七、结语
鉴别中药材的真伪需综合运用多种鉴别技术,并细致观察与比较。若对中药材的真伪存疑,可以咨询专业中药师或相关领域专家,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