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等来电话,黄仁勋来了中国
4月8日,在美国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最后通牒”生效前夕,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话:“中国也想达成协议,但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在等他们的电话!”4月16日,美国媒体披露:白宫证实,中国没有打来电话。
相比特朗普,企业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4月17日,应中国贸促会邀请,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北京。在美国宣布H20芯片禁止出口给中国之际,黄仁勋现身北京,重申继续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与期待。他说,“中国市场对我们至关重要,对我们的增长尤为关键”。
这是黄仁勋时隔三个月再次访华,随着美国全面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芯片的决定落地,英伟达不得不计提约55亿美元损失,单日股价暴跌近7%,市值一夜蒸发1881亿美元。自从美国对全球发动无差别关税战以后,英伟达市值持续下行,目前已从高点的约3.6万亿美元,跌至不足2.5万亿美元,跌幅超过30%。
中国市场,意味着巨大的需求
自从2023年6月13日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英伟达的故事,一直是一个先进技术叠加需求爆炸,实现超高速增长的故事。中国市场又是这个故事当中最亮眼的部分之一。2024年,英伟达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的103.06亿美元增长66%,且H20芯片在华收入占中国区总营收的80%以上。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每年可能超100亿美元的损失。
中国市场,并非只提供需求
苹果公司CEO库克曾经在采访中直言:“跨国公司选择中国,是因为劳工成本低”的观点早已过时。苹果选择中国制造,不是因为成本低,而是因为这里的能力无法替代。能满足要求的工程师,在美国“不知道能不能坐满一个会议室,但在中国,能轻松塞满几个足球场”。
转移供应链,许多跨国公司都有过类似的尝试,包括英伟达。面对管制环境变化,英伟达曾经尝试在东南亚建厂,但最终因半导体工程师短缺、良品率不足等问题受阻。
更无法割舍的,是中国庞大的开发者生态、紧密的供应链合作,以及无比丰富的AI技术应用场景。中国,已经是世界范围内大模型应用最活跃的实践土壤,众多本土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研模型,正在寻找和推动以AI原生业务为核心的新一代商业模式。竞争空前激烈,机会稍纵即逝。
只有中国市场能够解决英伟达们的焦虑
1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黄仁勋时明确表示,中国市场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始终是外资企业投资和贸易的沃土。欢迎包括英伟达公司在内的更多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在中国尽展产业优势和能力,进而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这一表态,再次传递出中国坚定扩大开放、欢迎外资的明确态度;在关税冲击愈演愈烈的当下,更是中国为全球增长,提供的一剂最明确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