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黑神话·悟空》遇见千年石刻:重庆大足如何“舞”动全球?
当舞剧《天下大足》的鼓点与千年前的凿石声共鸣,当石窟造像借由数字技术“复活”于荧幕与元宇宙,重庆大足石刻——这座镌刻着唐宋风韵的世界文化遗产,正以令人惊叹的方式走出崖壁,叩响现代人心灵。从舞台到屏幕,从景区到全球,一场传统文化IP的“现代化跃迁”悄然上演。
舞剧巡演:让石刻“舞”出崖壁
“菩萨低眉的慈悲、金刚怒目的威严,竟能用舞蹈语言如此传神!”天津观众为舞剧《天下大足》的谢幕场景连连赞叹。这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大足区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舞剧,以独创的“石刻浮雕舞”动作体系,将千年石窟的艺术精髓搬上舞台。创作团队12次深入大足石刻采风,研究每一尊造像的衣纹走向与神态细节,最终用镜面舞台与投影技术1:1还原石窟实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宝顶山崖壁之下。

(舞剧《天下大足》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科技赋能:从球幕影院到元宇宙狂欢
在景区内的8K球幕影院,北京游客李女士戴上特制眼镜后惊呼:“工匠的凿刀仿佛擦过我的耳畔!”这部全球首部杜比全景声球幕电影,用实景拍摄与CG动画技术将观众“拽入”千年前的雕刻现场。自2023年被列为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以来,影院年观影量突破50万人次,成为游客打卡“必选项”。

(大足石刻数字影院。 大足区文旅委供图)
数字化的野心不止于此。2024年,《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产品上线半年用户超300万,游客可在线“触摸”造像纹理、参与虚拟开凿;与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跨界合作,更让景区95后游客占比飙升27%。海外社媒上,大足石刻推文曝光超7600万次,BBC、NHK的专题报道将其推向国际视野。“数字技术不是取代历史,而是让石刻的故事被世界听懂。”一位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五山联动:文旅经济“热辣滚烫”
2024年7月,随着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三大新景区开放,大足石刻形成“五山联动”新格局。在南山,宋代三清古洞化身光影秀场,游客穿行于激光勾勒的飞天壁画间;在石门山,“牧牛图”研学活动日均吸引500名学生团队,孩子们在石刻旁临摹古人笔意,感受“一凿一世界”的匠心。

(大足石刻宝顶星空。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旅融合的“化学反应”催生经济奇迹——2024年,大足文旅综合收入达58.7亿元,同比增长32%。春晚分会场的“神来之笔”更添一把火:除夕夜,数百盏孔明灯从宝顶山升起,零点倒计时画面全球刷屏,带动抖音话题播放量破5亿次,海外搜索量激增300%。如今,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4.6小时延长至2.3天,龙水湖度假区游客量增长64.31%,过夜游客占比升至45%。
从舞剧巡演的“文化出海”,到元宇宙的“数字永生”,大足石刻证明:传统文化并非沉睡的符号,而是可舞、可触、可感的生命体。当崖壁上的千年微笑与现代科技、艺术创意碰撞,世界遗产正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经文”——不仅关乎保护,更关乎如何让历史与未来共舞。
大足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国际石刻艺术节、世界遗产论坛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大足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