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2025-04-26 06:53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余玉莲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病,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肾病等严重并发症。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合理用药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然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成了很多患者心中的疑问。下面,本文讲解高血压患者应该怎样合理用药,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血压。

  一、了解常见的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常见的降压药物有:

  利尿剂:通过排尿减少体内水分,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有氢氯噻吨等。

  ACE抑制剂和ARBs: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帮助扩张血管,降血压。比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

  钙通道拮抗剂: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常用的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跳,降低心脏负担,常见药物有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药物的选择需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年龄和并发症来决定。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更换药物。

  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合理用药不仅要选对药物,还包括怎么服药、服药的时间、是否按时按量服药等方面。

  按时按量服药,不漏服。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应该每天按时服药,不随便停止。部分患者在血压下降后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这是非常危险的。血压控制得好,不代表病情好转,只有继续用药,才能维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再次升高。

  定期复诊,及时调整药物。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进行血压测量和身体检查。医生会根据血压变化和身体反应,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尤其是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而不是自行停药。

  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若还需服用其他药物,比如降血糖药、抗凝药、抗生素等,必须告诉医生,因为有些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降压效果或增加副作用。因此,了解自身用药情况,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避免药物冲突至关重要。

  不依赖药物,配合健康生活方式。药物只是控制高血压的一部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盐分摄入,合理饮食,减少脂肪和糖分摄入,摄入更多蔬菜、水果。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保持适当体重和规律运动也能帮助降压。

  三、常见的误区与问题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容易陷入误区,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差,甚至加重病情。以下是一些常见误区:

  只在血压高时服药。许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只有血压高的时候才需要吃药,一旦血压正常就可以停药。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需要长期坚持用药。停药或者自行减量容易导致血压反弹,增加患并发症的风险。

  服药后无明显效果,觉得药物无效。部分患者因在服药后发现血压没大幅下降,认为药物没有效果,甚至放弃治疗。其实,降压药的效果是逐渐显现的,并非立竿见影。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如果认为药物效果不好,应该向医生反映,调整用药方案,而不是自行停药或换药。

  乱用“偏方”或草药。部分患者听信无科学依据的推荐,尝试用“偏方”或者“草药”来控制血压。虽然部分草药可能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且有些草药可能与降压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或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任何非处方药或偏方在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

  出现副作用就停药。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就立即停药。事实上,许多药物的副作用是短期的,身体逐渐适应后可能有所减轻。如果副作用会影响生活,应与医生沟通以调整剂量或换药,不应自行停药。

  四、结语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对于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在用药时,应了解药物的种类与作用,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养成按时按量服药的好习惯。同时,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药物治疗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双管齐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远离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风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