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

2025-04-27 06:15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原标题:

奏响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

写在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赣地千里,璀璨千年。

  稻作文明悠久、陶瓷享誉世界、书院传承文脉,王勃笔下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穿越千年时空,苏轼吟咏的“江西山水真吾邦”依然激荡回响……历史的烟云,经年累月地涵养着这方土地的独特气质和深厚底蕴。

  晨雾初散,庐山含鄱口的云海翻涌如诗;景德镇千年窑火旁,匠人将青花料晕染成流动的月光;稻浪叠金时节,婺源篁岭晒秋引来游客阵阵惊叹……2024年,江西全省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当岁月长歌与时代跫音在此交响,一幅“风景这边独好”的水墨长卷正徐徐展开。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江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奏响文旅经济“大合唱”,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这里,悠久的赣鄱文化正焕发出时代魅力;这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诗和远方”;这里,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文化和旅游业不断掀起消费新热潮。行走于赣鄱大地,风景独好的江西,是醉人心魄的万千气象。

  赣风鄱韵

  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灯光渐暗,紧凑的号声一阵高过一阵。坐在前排的新中国开国中将张国华之女张小康直了直背,紧接着熟悉的《十送红军》曲调传来,她仿佛看到了当年浴血奋战的父亲。

  这是《江西组曲》第四乐章《峥嵘岁月映朝霞》的开篇。《江西组曲》成为首部在国家大剧院完整亮相的江西题材交响乐作品,凭借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激昂的革命精神,在春天里奏响了江西“最强音”。

  南昌交响乐团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希望独特的交响音乐能成为江西文化新名片,让江西的山水人文、红色精神与时代风貌听得见、传得开。”

  的确,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江西“古”得灿烂、“红”得辉煌。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崇文之风早已成为赣鄱大地的文化基因。红色摇篮,南昌城的枪声、井冈山八角楼上的灯光、瑞金“开国大典”的宣言,早已镌刻进党史最绚烂的篇章。

  盛世修文,文载盛世。2024年8月,江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江右文库》第二批出版成果136册图书正式出版,《江右文库》数据库同步上线。

  深入研究阐释赣鄱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为推动赣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多鲜活灵感和实践路径。坐拥璀璨的文化资源,江西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推动千年赣鄱文脉绽放时代芳华。

  ——红色基因传承系统推进。以打造“五地”为载体,探索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新模式。印发实施《深入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重点项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我省已形成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红色资源保护标杆地、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引领地、红色教育聚集地、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红色文化传播先锋地“一区五地”的红色基因传承新格局。

  ——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广播剧《禾下乘凉梦》等3部作品荣获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奏响江西文艺时代强音。推出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等一批原创精品剧目,16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台剧《天工开物》开展全国巡演25场。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工艺美术与陶瓷艺术作品展、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等一批高品质展演展览活动。

  ——文物保护利用显成效。2024年,我省建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三普”文物复查率100%,进度居全国前列;推出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古村落、历史街区等保护利用不断出圈。

  ——非遗传承焕新彩。创新实施“非遗点亮生活”江西行动,推进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街区、进校园、进商圈,联动各地举办非遗与旅游融合周等系列展示展销活动500余场,通过“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手工艺、美食、戏曲主题街区和场馆。一个个古老的非遗,正焕发迷人光彩。

  ——文化场馆提档升级。省赣剧院新院投入使用,将打造成全省艺术展演展示的文化新地标。2024年,我省实施博物馆“百馆晋级”工程,新增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新增等级馆数量居全国并列第五。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工程,目前全省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100余个。深化与故宫合作,“御瓷归来”主题特展成为百万级现象大展。开展江西省博物馆总分馆制试点工作,在制度层面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文化惠民“成风景”。孺子书房、海螺书屋等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成为“网红”,文博游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去年,常态开展“赣鄱好戏”“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4500余场,服务群众3200余万人次,“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越演越精彩。

  文旅融合

  2024年12月底,南昌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全面完工。滕王阁古色古风建筑延绵近3公里,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

  随着时代发展,品质游、深度游、特色游渐受青睐,对文旅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挖掘自身特色、充分彰显个性、注重旅游体验,从规划、链条开发、文化拓展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才能既突出自身特点,又彰显文旅内涵。

  以滕王阁“三还”及北扩工程为例,市民游客在大士院街区打卡游玩后,通过人行天桥可直达滕王阁北扩区域,抵达滕王阁景区核心区域,登阁感受“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可登上八一大桥赏“一江两岸”风光,或从南昌港登船游览赣江风光,实现“人在景中走,似在画中游”。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这是时代命题,也是时代机遇。

  从高处定位,举办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是我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振文旅消费的重要之举。

  从旖旎风光到人文盛景,我省科学编制实施《江西省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专项规划》,组织编制《江西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旅游强省发展纲要(2025—2035年)》,将散落在赣鄱大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蝶变。

  “走出去”。2024年底,江西与福建两省文旅部门签订文旅战略合作协议,在文旅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赴“诗和远方”。“走出去”的步伐不止于此。2024年以来,我省开展“Discover Jiangxi”等文旅推广活动,赴保加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宣传推广,在香港、澳门等地常态化开设宣传推广中心,邀请境内外游客体验赣鄱之旅。

  “请进来”。2024年,我省持续实施“全球学子嘉游赣”,出台“龙行龘龘乐游江西”等系列优惠政策,吸引超10万龙年属相游客和超千万学子前来江西打卡。开展全省“三百”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近1.5亿元,筹措引客入赣省级奖补资金2000万元。

  “风景独好”树品牌。我省创新开展文旅宣传推广与交流合作,实施媒体领航计划,持续唱响“江西风景独好”品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三餐四季》等八大栏目组先后将镜头对准江西。2024年,“江西风景独好”新媒体矩阵账号5次进入全国省级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前五榜单,“发现江西”海外新媒体矩阵账号累计4个月位居全国文旅新媒体国际传播力指数榜首。

  “江西自然风光与深厚文化底蕴完美融合,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铺就了斑斓底色。”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江西文旅全球推介会上,世界旅游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士军这样评价。

  2024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14.5%;外省游客占比近三成,过夜游客近四成,创历史新高;首个非遗春节,我省接待旅游总人次近3600万,旅游收入近300亿元,同比增长6.29%、7.54%,其中外省游客占比47.8%,居全国前列、中部地区第一。

  活力江西

  2024年6月30日,江西融媒大脑平台上线暨江西融媒大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南昌举行。新平台上线、新公司成立的背后,是我省聚焦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各项目标任务,以构建覆盖全省范围的“一朵云、一张网、一体化”的媒体融合发展新生态,全力推进全省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行动。

  如何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今年2月,我省创新实施“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选派100名新闻宣传导师、100名宣讲导师、100名文艺导师、100名非遗传承导师,通过“4+1”结对模式覆盖全省100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眼下,文化导师们活跃在乡野大地、田间地头,把文化注入乡村,激活乡土文化活力,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与群众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2025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我省出台省委文化体制机制改革45项举措;创新文化改革增设、推进、推广、表彰、结项等“五个一批”培育机制,推出20余个文化改革典型案例,出台《江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2025—2029年)》,聚焦15个重点领域,细化为102项改革任务,全力冲刺攻坚,发展动能持续激发。

  风生水起,革新激荡。以改革激发文化新动力,以开放扩大文化影响力,以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出的文化生产力,正催生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满园春色”。

  乘改革东风。为培育壮大新型文化业态,丰富文化消费新场景,我省出台《江西省关于促进首饰潮玩产业发展的若干举措》,促成泡泡玛特与景德镇陶瓷首次合作推出高端限定陶瓷潮玩,线上预订数突破300万人次,撬动全省首饰潮玩产业快速增长;制定《江西省电竞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英雄联盟》城市英雄争霸赛、《王者荣耀》K甲夏季赛等重磅赛事相继落户江西,吸引现场观众超5万人次,线上覆盖用户7800万,曝光量达5.2亿次。

  奏文旅新韵。2024年,我省赴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区域重点城市举办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推介活动,成功招引雅昌、蓝色光标等一批头部数字文化、文化创意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户江西,共签约文旅产业项目165个。

  引客入赣,还需练内功,消费才会热起来,产业才会强起来。

  2024年以来,林俊杰、张韶涵、刀郎等实力唱将相继在南昌举办万人演唱会,场场爆满。我省以此为契机,创新探索“音乐+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演唱会+”模式延伸消费链条,放大了演出活动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了将“网红流量”变为“经济增量”的目的。

  在南昌市东湖区青山湖西岸,历经五年改造的东湖意库完成了从老厂房到文化地标的华丽转身,实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利用的双赢。成立专项工作组,提供“管家式”服务,提供“创业大V”政策……东湖意库的活力,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密不可分。数据显示,2024年园区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

  东湖意库成功的背后,折射的是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的保驾护航。

  2024年,我省“文企贷”申报管理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全面实现“文企贷”业务线上全链条办理,联合“文旅贷”等普惠金融项目共同打通全省中小文旅企业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数字技术赋能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我省还加大文化企业支持培育力度,评选出124个省级文化产业重点扶持项目,涵盖新产业新业态、文化科技融合等,扶持资金规模超3500万元。

  从历史深处走来,今日的江西正书写文旅融合的时代华章。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茜 刘斐 曾悦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