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腿支书”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卢小勇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澧溪镇小坪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的眼中,他是为民服务的“跑腿支书”;在村干部眼中,他是能干会干的“实干书记”;而在卢小勇自己看来,他就是一个用“笨办法”带领群众致富的党支部书记。
最能击中人心的莫过“跑腿”精神。在卢小勇看来,有利于群众的事,他就坚决跑、加油跑、一刻不停地跑,跑向群众、跑近群众、跑进群众,也跑出了数不清的实事和好事。这正是群众需要的干部,更应珍视这份精神。
“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待干部就有多亲”。为民服务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踏踏实实、苦干实干,给群众“跑腿”越多,群众的认可也就越多。卢小勇用行动证明:只要群众有所呼、有所盼,无论大事小事,从不拖拖拉拉、推诿扯皮,从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而是亲力亲为。不论是村民吴大娘口中的办起事来比自家儿子还上心,还是被留守老人鄢大娘认作“干儿子”,抑或村民申办慢性病证不了解政策,他亲自带着村民去职能部门……注重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从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手,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与群众谈,才能办好让群众“咧嘴笑”的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做群众工作要主动出击,只有走出去,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确,基层农村,千头万绪,巨细靡遗,干部们只有迈进群众的门槛、走进群众心坎,才能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正如卢小勇所言,“我做调解就是‘笨办法’,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多次,以真心换真情,没有什么矛盾调解不成。”看似是“笨办法”,实则真功夫,是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生动诠释着“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佳话。
常思百姓苦,常谋富民策。怎样带领村民尽快富起来、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成为卢小勇心头事。不论是带着村“两委”成员先征地,再四处奔走,“化缘”建设资金,建起了村部大楼、三个标准化厂房和修通诸多条村道;还是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58万元;抑或为村里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增收达4000元/月……仅看这些数字,就能看得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对村民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是一份份为村民服务、给村民办事的成绩单。如今在群众的心中,卢小勇俨然成为“无所不能”的大管家。
巧用治理“笨方法”,打开村民“幸福门”。与村民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与村民拉一拉家常,往往有助于提升工作实效,更好地为民、便民、安民。卢小勇用行动告诉我们,善看群众“脸色”,多听群众“呼声”,从群众的“异见”中寻方向,多做让群众开嘴笑的好事,多干让群众拍手叫好的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同和点赞。人们期待涌现出更多的“跑腿支书”,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把群众事当作自己事来办,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