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斑马线前“集体静候”,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近日,一段发生在江西赣州的暖心视频刷屏网络:一位女司机搀扶老人走过斑马线。面对绿灯,后方车辆集体默默等候,无人鸣笛催促,现场既没有交警指挥,也没有电子眼闪烁。斑马线上的这段温情时刻收获全网近200万次点赞。这场自发的“马路文明实验”,赣州市民交出了亮眼的高分答案,不仅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的善意,更折射出城市文明生态的治理智慧。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也是体现交通参与者良好形象的“文明线”。此次斑马线上演的“温情一幕”,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良之举,也是“礼让路人”的文明之行,充分反映出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也折射出“车让人、人守规、心向善”的良好风尚。
一条斑马线,也是一道治理考题。如何更好保障道路交通各参与方的路权,兼顾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需要城市治理者全盘考虑、统筹兼顾。实际上,早在2017年,赣州就启动了“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通过电子抓拍与路面巡查相结合,形成了有效约束。随着从刚性制度到柔性施策,从单向管理到全民共治,现如今,“文明的基因”已经深深刻入市民心中,从“要我让”到“我要让”,从“人车博弈”到“互相体谅”,展现了城市治理结出的“硕果”,也不断擦亮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文明底色”。
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这次斑马线前的集体静候,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明见于细节,每个人都是践行者。作为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一切文明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再往细里说,就是无论是每一次的出行、每一次的排队,都要做到“文明先行”,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要主动伸出温暖的手,扶一把、帮一次,以点滴善行为“文明风景线”添彩。
文明出行始于足下,习惯养成久久为功。此次“温情一幕”,折射出斑马线前的“文明温度”。我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把责任当成习惯,把习惯凝聚成力量,就一定能让“文明之光”照亮人心,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加美好。
(邱稳嫣 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