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制造业企业管理会计转型探析
张远 河北经贸大学
随着新一代技术革新的到来,以“大智移云物区”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以网络为平台、以数据为支撑,催生出以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模式,迎来了产业数字化时代。而传统的制造企业由于产业结构低端、经营模式落后、创新乏力等原因出现产能过剩和利润亏损现象,亟待转型升级。依据“十四五”规划,加快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完善我国现代制造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因此,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成为我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关键路径。
传统制造企业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会计核算方式落后、数据更新不及时,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而管理会计数字化能够通过建立更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对制造企业日常业务活动的记录和分类以实现数据实时更新,企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可以得到增强,从而使得制造企业能更好地识别和评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在对成本的详细追踪和分析过程中,制造企业也能够及时发现并改进出现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环节,实现成本的降低;第二,管理层冗杂、部门协同效应差、企业运营效率低。数字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数据和信息的传递速度,建立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会计系统能够使制造企业能够更准确及时地获取和分析财务经营数据,并即时分享至数据使用部门与决策部门,促进各部门联动,增强工作协同性。这使得管理层能够深入了解制造流程工作第一现场,密切管理层与现场的联系,增强管理层决策的实际性和适用性。同时,数字时代的制造业企业供应链更加复杂和多元化,需要更高效的协同管理。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会计系统,推动各环节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通过及时更新与共享销售、库存、生产等数据,制造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基于此,如何推进制造企业管理会计数字化呢?一是管理层做好顶层规划。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企业管理层的支持,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支撑。企业管理层应当以权达变、革故鼎新,率先树立数字意识,立足工厂生产实际,准确定位企业主要发展方向,明确数字化的目标和愿景,做好数字化的顶层制度支撑。同时,要将数字化理念深入员工心中,打造数字经营理念,加强员工对数字化的认同度,建立持续学习和培训财务数字化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对相关财务数字化的知识内容进行培训,掌握最新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二是建立基于数字化的多元整合管理平台。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产业生产合作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构建一个数据资源整合平台以促进与产业链上下游或不同行业的企业合作,打造产业生态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建立多元整合平台,企业能够与各行各业开展跨界柔性合作,吸引不同企业的加入,互相进行交流与碰撞,增强数据的可用性和多元性。企业根据生产流程,运用IOT等工具搭建财务数据存储、分析和应用平台,建立存储大、标准化和可协同合作的数据服务体系。并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形成数据资产以匹配企业业务需求,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合理决策,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三是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管理会计数字化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数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产生深刻影响,“管理”职能愈发受到重视。企业财务人员应当转变思维模式,拓宽工作视角,将工作目光前置于业务层面,了解工厂业务流程,深入现场,加强对业务需求和数字化场景的理解,积极适应数字化步伐。企业应当一方面加强对财务员工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数字素养;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备的人才招聘与培养体系,积极吸纳懂会计、懂业务、懂数字化的复合专业人才。
“用数据说话”的数字时代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模式难以适应数据使用和互联网平台的普及,企业的会计重点逐渐向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撑,“管理”这一职能愈发凸显,管理会计也成为近年来会计的重点发展方向。管理会计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为企业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促进企业更加高效合理运行。在数字时代,制造企业管理会计转型是顺应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制造企业应当积极迎接变革、立足实际,从顶层制度设计到基层的业务和人才推动着手,从上至下、从内至外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相匹配的管理会计体系,深度推进业财融合,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为科学经营管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