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出彩 “五一”景德镇文旅差异化布局激活全域旅游(图)

2025-05-05 11:52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吴晓燕报道:5月3日,今年“五一"假期进入第3天,景德镇文旅市场呈现火热态势——从陶溪川文创街区到御窑博物馆,从古窑民俗博览区到新晋文旅地标,各种非遗体验项目如磁石般吸引八方游客。千年瓷都以"非遗为核"构建全域共生的新格局,通过活态传承让陶瓷拉坯、绘画等传统技艺深度扎根于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让传统工艺焕新出圈形成现象级传播。

  集市为载体非遗深度渗透

  “冷粉、饺子粑、碱水粑这些非遗美食一定要尝尝!"随着雕塑瓷厂凭借陶瓷艺术创新火爆"出圈",市井街巷间非遗美食如雨后春笋般次第涌现——陶瓷匠人与美食传承者在此共创共生,非遗技艺与市井烟火深度融合,构建起以陶瓷文化为内核、非遗美食为特色的消费新生态。

  当千年窑火遇见市集烟火,非遗基因在熙攘街巷中悄然苏醒——独具景德镇特色的文化市集如星星之火,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蔓延开来。陶溪川创意集市、春秋大集、陶然集、陶阳里集市、雕塑瓷厂集市、陶阳夜市、陶博城尾货集市……数十个集市分布于全市各个区域,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伴随集市共生的,还有拉坯、陶瓷绘画、陶瓷雕刻等非遗技艺展演和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可以一站式享受“玩非遗”“品非遗”“赏非遗”“逛非遗”“购非遗”的乐趣。

  

陶溪川游客川流不息薛德琴 摄
雕塑瓷厂·塑空间创艺集市祝大家快乐不停歇薛德琴 摄

  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非遗的活化图谱愈发清晰:明清窑作群内,非遗传承人执笔绘青花,一笔丹青的功力诠释工匠精神;徐家窑开窑节重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盛景,柴窑烧制的古法技艺与游客的惊叹声交织成篇。窑砖铺就的里弄中,乐平赣剧的水袖翻飞、古法香囊的草木芬芳、茭草打包的技艺展演,传统技艺突破时空界限,与现代商业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非遗不再囿于展柜与舞台,而是通过场景化体验、跨界化联动,深度渗透至餐饮、潮玩、演艺等消费新场景,让千年瓷都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中,绽放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当代生命力。

  

陶阳里景区人头攒动(景德镇市文旅局 供图)
夏家坞空中漂流项目“水陆空”立体玩法解锁假日新体验(乐平市文旅局 供图)

  全域旅游布局差异化内容赋能

  当全域旅游打破传统景区边界,景德镇以"差异化内容"为支点,撬动文旅融合新格局——从陶溪川的创意集市到古窑民俗博览区的传统技艺展示、从高岭中国村的大唐茶市到瑶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从直升机科技馆的数字化变革到乐平高腔的声声入耳、从瓷源境·三宝的“世外桃源”到名坊园声光电实景演出,景德镇通过“一域多特色”的布局,将非遗基因转化为体验场景,将传统技艺升级为消费IP,不仅构建起全域联动的文旅生态圈,更以差异化的内容供给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在"千城一面"的文旅赛道中锻造出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瑶里古镇花船演艺(景德镇市文旅局 供图)
陶源谷·三宝:游人如织,排队打卡。(许建华 摄)

  今年“五一”最受瞩目的,当属2025春秋大集(春集),这场融合国内外艺术家与创意品牌的世界艺术会客厅,汇聚了800+国内外艺术家、独立品牌与手艺人,跨越国界语言与文化,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与传统手工艺。四大主题集市、艺术展与讲座、演出、多场主题活动带来多元文化交汇的沉浸式体验,感受全球艺术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与融合。

  5月1日至5月3日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8点,昌南新区名坊园昌南之窗月亮广场化身非遗大观园,1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着各自的“绝活”闪亮登场!这里既有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十八般武艺”——从指尖翻飞、塑造器型的拉坯,到色彩绚丽的新彩瓷制作,再到青花釉里红绘制时那一抹神秘的红与蓝,每一项技艺都让人惊叹不已。还有景德镇传统粉彩瓷、青花瓷、玲珑瓷、珐琅彩、釉下五彩瓷等制作技艺,以及陶瓷美术、书法、雕刻、装饰用印等,将景德镇独特陶瓷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陶瓷类非遗项目,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鲇鱼山镇根雕技艺、景德镇剪纸艺术、乐平古法酿酒技艺、乐平红糖(茅蔗膏)制作技艺等非陶类非遗项目也同样吸睛。当茶香与酒香交织,当根雕的古朴与剪纸的灵动相映成趣,一幅丰富多彩的非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文跃满怀热情地说:“希望通过这次非遗展演活动,向“五一”来景德镇的游客介绍我们景德镇的手工制瓷技艺,用陶瓷工艺展现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更多人了解景德镇当代非遗人的传承情况,以及我们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用陶瓷语言呈现时代感受。”

名坊园非遗音乐美食荟吸引法国游客热情参加(昌南新区特色小镇服务中心 供图)

  在昌江区宁封窑,一场将古法制瓷工艺与趣味游戏深度融合的奇妙之旅,正火热开启!宁封窑精心打造的“五一漫游令,通关宁封窑”活动,游客通过挑战“揉羊头”“瓷上勾线PK”“搬松柴”“茭草试炼”“寻找蛇主题瓷”合影等“闯关”游戏,可获取拉坯、彩绘、拓印、漆染、竹编等5项非遗项目的体验资格,让大家沉浸式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游客在宁封窑感知陶瓷文化(景德镇市文旅局 供图)

  网红效应外溢激活县域文旅发展

  随着景德镇陶溪川、陶阳里等网红景区、景点声名远扬,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一场由网红效应引发的文旅热潮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旅游格局。网红景区景点强大的溢出效应,不仅点燃了全国游客的热情,更激活了景德镇县域文旅发展,催生出全新的文旅消费模式。

  

景博诗词接龙妙趣横生(景德镇市文旅局 供图)

  面对城市核心景区的客流高峰,景德镇本地市民选择“反向出游”,走向郊区与自然,兴起了一股从城市喧嚣到田园野趣“轻度假”热潮。高岭・中国村大唐茶市的“高岭村・集”,古风市集里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汉服巡游队伍衣袂飘飘,斗茶大会上茶香四溢,营造出沉浸式的古风氛围;浮梁古县衙的升堂演出,生动还原旧时场景,让游客一秒共情;玉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牡丹芍药争奇斗艳,萌宠投喂区充满欢声笑语,摸鱼钓龙虾等乡村体验项目更是让游客玩得不亦乐乎;寒溪村的艺术展览别具一格,春茶采摘活动充满诗意,成为市民和游客放松身心的绝佳选择。

  景南房车营地内,帐篷错落分布,市民王女士一家正野餐煮茶:“避开客流,带孩子钓鱼、采野花,比挤景点更惬意。”寒溪村的茶田中,市民曹先生带着孩子看书听歌,“中午在农户家吃土鸡汤和野菜,这才是假期的意义。”

  为了借势吸引更多游客,不少县域景区纷纷“花式揽客”。昌江区昌南里早早在各大路口打出“五一来大碗免费捡瓷器”的广告,陶博城推出“五一悦己生活节”,通过大幅广告,短期内迅速引爆客流。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游客量,更长期塑造了景德镇“好玩、好吃、好逛”的城市形象,增强了游客的黏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