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沃野稻花香——新余以“六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掠影

2025-05-06 05:53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春夏之交,行走渝钤大地,惊喜发现,这里农业产业结构优、机械化水平高、绿色发展理念足,农业现代化成为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新余市多年深耕现代农业,坚持以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引领、绿色化转型、融合化发展“六化”思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农业新画卷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

  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

  生猪和粮食一样,在农业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关系国计民生。谁能想到,新余抓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催生了一家高峰期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国内知名农机装备制造企业。

  4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新余高新区的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数字工厂,只见自动焊接车间的机器人正进行高精度设备焊接,另一边智能镀锌生产线上,智能控制系统有序完成产品从酸洗到热镀锌的各道工序,全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该公司董事长曾年根介绍,企业数字化转型后,降本增效30%以上,生产的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助力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资源集约型智慧牧场。如今,该企业综合实力已跻身国内畜牧机械行业前三,成为中国畜牧装备行业领军企业,养猪设备细分板块位居全国首位。

  新余大抓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目前,全市有农业装备生产企业18家,农机交易规模超14.5亿元,成为全国猪用成套设备和谷物脱粒机生产基地。以此为依托,新余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全面推广先进农机设备,大力发展农机平台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应用大步迈进。

  “眼下两台插秧机忙不过来,需要再买一台。”新余高新区水西镇种粮大户胡永华来到青园农机城一家农机销售点选购农机。他家中已有3台旋耕机、3台收割机,种粮实现机械化。一旁为其插秧机装配北斗终端的农机城项目负责人叶二文接过话茬:“我们为农机经销主体和农户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新余以青园农机城为阵地,举办农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操作水平,配套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建有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9家,全市水稻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87%,渝水区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

  新余蜜橘是新余农业产业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该市已建成涵盖国内20个省(区、市)的30多个市场、350多家采购商、5家连锁超市的销售网络,打通了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8个海外市场销售渠道,新余蜜橘出口量逐年增长。

  在渝水区姚圩镇七里山万亩蜜橘基地,漫山遍野的橘树枝头缀满朵朵白花,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新余市柑橘协会会长、海明果业负责人裴海明望着自家果园盛开的橘花,不禁喜上眉梢:“现在是橘树保花保果的关键期,我们每天组织20余名工人管护果园,争取丰产丰收。”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余便开始尝试流转山地种植新余蜜橘,通过集聚要素,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新余蜜橘种植面积达21.2万亩,1万多户农民通过种植新余蜜橘增收致富,带动产业关联的采摘、营销、运输等从业人员5万多名,该市先后获得“中国新余蜜橘出口种植基地”“中国蜜橘之乡”等称号。

  与新余蜜橘产业“齐飞”的还有油茶产业。这个春天,对于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村民欧阳国智来说,就是一个“忙”字,他抚育的200万株油茶苗全部销往湖北、福建等地。分宜县借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资源优势,建立了油茶良种研发、繁育、推广体系,建成10个省级油茶良种育苗基地,每年向社会繁育供应3000万株油茶良种无性系苗木。

  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新余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培育壮大本土农业企业,形成油茶种植、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目前,该市油茶种植面积达31万亩,其中高产油茶面积占75%左右,年产值20亿元。

  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新余硕果盈枝。目前,全市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8家,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8.6亿元。

  绿色循环农业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畜禽粪污能有啥用?渝水区罗坊镇的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畜禽粪污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产生沼气、沼液、沼渣,沼气用于发电和供气,沼液用于土壤改良,沼渣可以生产高品质有机肥。

  以前让养殖户头疼的畜禽粪污不仅有了好去处,还变废为宝。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邱志刚介绍:“基地可向罗坊集镇6000多户居民日常供气,年发电3000万千瓦时,年处理养殖废弃物60万吨,生产固态有机肥5万吨,给当地种植户源源不断提供有机肥。”

  发展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新余在全省首创畜禽粪污生态循环“N2N”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和有机肥生产中心,联动上游N家养殖企业和下游N家种植企业,串起一条生态产业链,还带动双胞胎集团、江西啊咪啦农牧业科技公司等企业落户,形成区域性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新余农业现代化成色十足,广袤乡村正变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仙女湖区河下镇垱头村的仙女谷景区风景如画,游客纷纷打卡梯田茶海、四季花田等景点。作为全市景村融合、产村融合精品点,垱头村通过打造仙女谷农文旅项目,去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解决当地就业300余人,带动周边合作农户560多户,全村70%的人留在乡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农业兴旺千畴绿,村居秀美万家欢。作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新余正深入实施城乡融合三年行动计划,把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体谋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沃野乡间跃动蓬勃生机。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光华 邹宇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