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客厅”赋能城市治理


义宁镇承风社区开展公益集市活动。通讯员 吴圆生摄
义诊台前医护人员耐心问诊;义剪区志愿者巧手翻飞;义修区维修工让老旧电器焕发生机……4月22日,修水县义宁镇秋湖里社区鸿祥小区的“红色客厅”里传出欢声笑语。一幕幕温馨瞬间,正是修水县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该县通过打造“红色客厅”小区党群服务站,探索建立将组织阵地、志愿服务、协商议事到“家门口”的服务体系,推动社区治理从“独唱”到“合唱”,提升群众满意度。
“我年纪大了,孩子又在外面工作,以前最愁一日三餐,现在到‘红色客厅’就可以吃饭、聊天、下棋,每天都很开心!”宁州镇南崖社区居民谢满秀捧着热腾腾的饭菜感慨道。每天中午,“红色客厅”的两荤两素一汤仅需13至15元,让20余名留守老人吃出“幸福滋味”。
近年来,该县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整合住建、民政、妇联等部门资源,充分利用小区闲置公共用房,按照有服务阵地、有标识、有办公设施、有便民服务、有服务人员的“五有”标准,打造集开展网格党建活动、协商议事、志愿服务、文体活动、老年人休闲娱乐、物业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小区服务阵地——“红色客厅”40个,累计服务居民2.3万人次。
如何让“红色客厅”长效运行?该县探索“1+1+N”的党群志愿服务队孵化模式,充分发挥小区(网格)党组织力量,有效整合全县公益组织、“双报到”党员、物业、业委会等多方资源,通过1个公益社会组织帮带1个社区孵化N个小区(网格)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小区“能人库”,定期在“红色客厅”开展健康讲座、书画课堂、义诊义剪义修、家庭教育、防溺水宣讲等活动,将暖心、精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红色客厅”已累计开展各类邻里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
“上次这么多人给我过生日,还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近日,独居多年的熊发旺老人笑容满面地说。在修水县巾帼志愿者协会的结对帮助下,义宁镇承风社区恒丰花园小区“秋收红·邻里亲”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后的首场活动,便是为小区139名70岁以上的寿星举办集体生日宴。
“红色客厅”还是居民协商议事的重要平台。半个月前,义宁镇洋洲社区党委针对居民反映万象新城小区附近无公交站台,学生上学不方便的问题,主动对接住建、交通等有关部门实地察看后,随即组织社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召开“党建直通车”民主协商议事会,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支持。
修水县定期组织网格包联单位和“双报到”党员下沉小区召开网格“板凳会”,探索推行专职网格员“红色客厅”坐班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三方联动”协商议事会,建立健全问题解决机制,已解决群众关切问题120余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红色客厅’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延伸到每个小区,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米’。”修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查明杨说。
包鹏 本报全媒体记者 曹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