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火队”到“守夜人”——余江区专职消防员挂点机制激活乡村消防“神经末梢”
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专职消防员李龙科挂点锦江镇民主村已3个月有余。4月20日,他和往常一样拿着隐患记录册,走进一村民家中,一眼就发现问题。
“老爷子,家里的电线用了多少年啊?都破裂了,这样太不安全。”李龙科轻轻扯动交缠在房梁上的电线,灰尘瞬间被抖落下来,落在他的衣领上。他没有在意,而是继续环视一周后,记录在册:电线严重老化,需马上联系村委会协助并督促居民整改。
“以前农村火灾多是电线短路或烧荒引发,现在有人专门盯着这些隐患,村民心里也踏实多了。”彼时,刚挂断李龙科电话的民主村党支部书记范秋娥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余江区推行专职消防员挂点机制,将60余名专职消防员下沉各社区、村委会,以“驻点+巡查”方式推动建设由区消防救援大队、乡镇专职队、村级志愿队构成的三级联防网络。
据悉,挂点专职消防员职责有明确的清单:每周巡查消防设施、排查独居老人用火隐患、整治电动车违规充电等行为;每月组织“消防夜校”“家庭防火课堂”,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培训;定期联动村级微型消防站开展实战演练,提升村民自救能力等。
今年年初,杨溪乡专职消防员李星强来到村里,他从熟悉道路、标注水源开始,到有针对性地制作出“村村通”消防课上门教学,受到不少村民好评。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余江区的各个乡镇。清明前夕,在马荃村祠堂前,专职消防员手持灭火器,向村民演示如何扑灭燃烧的纸钱。4月21日,杨溪乡兴阳社区内灯火通明,“消防夜校”准时开课,30余名村民齐聚一堂,学习消防知识。“以前警铃响起才会有消防员来,现在村里经常可见他们的身影。在驻村消防员的传授下,遇见小火,我们自己就会用灭火器扑灭。”兴阳社区居民桂智鹏说。
在杨溪乡新危村挂点的专职消防员易彪兵到岗后,将消防安全融入基层治理,协助村委会修订《村民防火公约》,并计划将“秸秆禁烧”“规范堆放杂物”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派驻挂点运行以来,乡镇火灾起数同比下降36%,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余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余志春表示,下一步将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村庄受益。
江西日报 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