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碰购物小票?真心劝你戴上手套!


双酚A是什么?
从化学上说,双酚A简称BPA ,是一种带有两个酚基结构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以就有了双酚A这么个名字,A是它的型号。双酚家族还有其他一些分子,比如双酚F 、双酚S等。

这种双酚结构的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发生很多反应,因此,双酚A(BPA)是一种常见工业化合物,特别是用它作为一种原料来合成更大的分子,或者叫高分子材料。
由于其能够增强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塑料、树脂,比如塑料水杯、塑料饭盒、塑料奶瓶、热敏纸(超市购物小票、外卖单据、电影票等)、食品包装袋等。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机会接触到双酚A,这种物质是非常常见的。

双酚A加工成这些高分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没能参与反应的双酚A残留下来,混杂在最终的成品当中。由于这些物品在生活中被普遍使用,而且还会和食物接触,因此双酚A也会顺着食物被摄入,人体中检查出双酚A也就不奇怪了。

双酚A可能会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超市购物小票、外卖单据、电影票等物品中,它们的墨水和涂层通常含有双酚A,当手指接触到这些物品后,如果未及时清洗,其残留物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双酚A能够模拟雌激素分子,参与一些特殊的生理反应,因此获名“环境雌激素”。激素在人体中的地位很特殊。它不像骨骼、肌肉这样的结构,甚至也不像每日所需的维生素,总是需要有足够量才能维持身体活动。相反,激素就相当于一个开关,只需要一点点,就能指挥一些生理活动开始进行。
所以,哪怕身体中的双酚A只有很少的一点点,它的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开剂量谈毒性,以触摸购物小票为例,我们单次接触的剂量是0.001毫克,远低于我国安全阈值(0.05毫克/千克体重)。也就是说一位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一次性接触3000张购物小票,才会突破安全阈值。所以理论上日常生活中接触购物小票、外卖单据、电影票等是安全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偶尔接触热敏纸并不需要太过担忧。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如职业人群以及孕妇、儿童等群体)来说,热敏纸带来的双酚A风险依然是需要避免的。一方面,不能把热敏纸当玩具,对于儿童反复用手玩耍热敏纸(热敏纸的一大特点是用指甲划过之后会产生黑色印记,容易吸引儿童玩耍)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另一方面,对于经常需要接触热敏纸的人群来说,戴上一次性手套再工作,是一个更合理的操作方式。

-
减少接触热敏纸:
-
注意饮食安全: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
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