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到“悦”读——萍乡推进“书香萍乡”建设纪实

2025-05-08 06:22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潇洒萍乡县,弦歌遍一城。人无横剑习,家有读书声。”从古诗中走来的萍乡,文脉延绵、文化昌荣,在赣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自2017年4月以来,萍乡市以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为主旨,着力打造“书香萍乡”品牌,让书香润泽一城人心,在成风化人之间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进阶。八年时光,一座书香之城翩然走来。

  丰富“悦”读场景

  在萍乡中心城区绿茵广场,一栋曾先后作为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的办公大楼,在原单位搬迁后便闲置下来。是租还是卖?当市民认为必然二选一的时候,萍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却给了大家一个意外之喜:将其整体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并命名为“昭萍书局”。该书局采取民办公助的发展模式,具有“文化展示+阅读服务+图书售卖+文创产品+咖啡茶饮+直播带货”等多种功能、多种业态,可满足大众的多元阅读需求,构建了“15分钟文化生活圈”。目前,萍乡市已建成“服务共享、品质共管、标准运行”新型阅读空间29家,并计划在市区科学布局昭萍书局7家。

  记者看到,以空间载体将书籍与阅读融合起来的新场景,衍生出“书店+文创”“书店+研学”“书店+旅游”“书店+培训”“书店+咖啡”“书店+体育”等多元业态,为读者打造了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营造“悦”读氛围

  “豌豆1.5公斤,换书3本。”4月22日,莲花县坊楼中学七年级(3)班的陈雅婷用从班级劳动实践基地采摘的豌豆,换到了3本心仪的新书。“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全民阅读’的创新实践,通过‘以蔬换书’‘以书换书’,实现了劳动教育与书香校园的有机融合。”该校校长郭海元告诉记者。

  让阅读成为市民习惯。在萍乡市委宣传部统一调度下,该市持续深化品牌化全民阅读活动,助力书香萍乡建设。该市推出“萍乡文化大讲坛”“蒲公英”绘本阅读等一系列活动,各县区积极开展“你选书、我买单”“萤火阅读·我的中国故事”“走进名著相约经典”“书香伴我红色行·童心向党共成长”故事分享会,从机关到学校,从社区到农村,从官方到民间,从集体到个人,以阅读为乐的氛围越来越浓。

  萍乡市政协围绕建设“书香政协”,经常性地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读书分享会。通过在线推荐好书、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好书等形式,大家在一室书香雅韵中,畅谈体会、交流感受、学思践悟,以读书聚共识,以书香促履职。

  曾代表萍乡摘得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的市民卢彬有着“藏书达人”之称。30多年来,他共收藏各类期刊书籍10万余册,其家庭月均购书在200册以上。为了支持“书香萍乡”建设,卢彬一家还先后为学校、社区、机构和个人捐献图书数万册。

  “读书可以悦己,赠书可以悦人,何乐而不为?”卢彬表示。

  提升“悦”读设施

  “滴!”4月19日下午,市民张信用身份证刷开鹅湖书房的大门,选了一本张爱玲的小说,便径直走到后窗靠湖的位置,悠闲地看起书来。“这里既安静又舒适,我经常来借书,通过阅读为自己充充电。”她由衷地说。

  2020年,萍乡市图书馆投资近90万元,在市区鹅湖公园正门建造了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鹅湖书房。该书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摆放有6000余册各类图书,配备了自助借还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设备,市民持身份证便可进入书房免费借阅。

  走进芦溪县图书馆,馆内人气爆满。这座图书馆按照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设计,完美体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导引机器人、数字阅读机、朗读亭、幼儿电子阅读屋、VR体验等新型阅读设施齐全便利。

  上栗县把建设“智慧书吧”作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项目,科学布局阅读网点,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全县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15个图书阅读服务点。

  在湘东区,城区3家24小时服务的“书香驿站”不仅是年轻一族的网红打卡地,更是读书一族的精神充电站。该区还对全区11个乡镇街道的“农家书屋”进行提升,改造为“书香驿站”,让阅读的场所亮起来、美起来。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当天,萍乡市贯穿全年的2025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再次为“书香萍乡”建设增光添彩。以阅读为纽带,萍乡赓续千年文脉,正开启全民阅读的新篇章。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启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